京城有座寺, 名香山寺,只因寺在山上,山叫香山, 植被花朵甚多, 一年四季,花香陣陣, 如今臘梅陸續盛開。

山腳下, 有茶棚,看客在茶棚,木欄杆和侍衛圍住山腳,免得有人沖撞了姑娘們。

看客不多,大多去觀男子那頭, 氣氛熱鬧, 江知樂和宋書白坐在茶棚裏,隔得有點遠只能看到冉冉紅紅的一小團。

啧, 真冷。

看客大多是山腳附近居住的老婦老漢, 腿腳懶得動彈,家裏娃子啥都出門了,就自個過來看看熱鬧。

結果一看, 連去趕集的熱鬧都不如哩!

冉冉穿着大紅的圓領袍子, 足蹬皮靴,整個人喜氣洋洋。

她左邊牽着阿月姐姐, 右邊被剛認識的小姐姐牽着。

其她一些人大多是與司馬月交好的,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寥寥十來人。

這些人本來就是想着湊湊人頭數,結果萬萬沒想到看到了陳文姝。

陳文姝是誰?

嗯,讓人“敬而遠之”之人。

因為太敬了所以要遠點,生怕美人檀口微開吐出一首詩, 然後笑盈盈邀她們鑒賞。

結果真相處起來,并非如此,談笑愉快,美人頗為青睐那個小團子,有認識冉冉的,摸出糖給她吃,有不認識的湊過來瞧瞧,只見紅紅的一小團,小手從背後伸出來,咻得一攤,掌心赫然是一群小魚。

這小魚倒是笨拙,腦袋有點圓,肚子有點鼓,尾巴有點短,至于鱗片有的圓圓的有的扁扁的,不大精巧,倒是可愛。小魚的材質特別,亮亮的,紅潤潤的。

阿月姐姐邀了小姐姐們來幫忙,冉冉心底便記下了。

冉冉說:“這是小魚,紅石頭小魚。”

一邊說,一邊分給每一個小姐姐,分完還要對每位小姐姐認認真真再說一句,“小魚有福氣。”

有人問她,“小魚為什麽有福氣?”

冉冉說:“爹爹說年年有魚,每年都要吃魚,就是好魚。大魚會被吃掉,小魚要變大了再吃,小魚肯定更有福氣!”

冉冉不喜歡吃姜,就認定了這是壞姜,是頂頂不好的,現在她很喜歡魚,就和爹爹一起做了這個魚,爹爹握着她的手,慢慢教她的。

爹爹真好。

冉冉喜滋滋,又把爹爹誇了一遍又一遍。

幾個小姑娘都很喜歡,喜歡這只崽,冉冉捂着被親紅的臉蛋,有點羞,突然想變成一只大蘿蔔藏起來。

負責賽事的姑姑也沒仔細瞧有多少人參加,懶洋洋道了聲:“時辰到了,山上去玩罷。”

比起這邊的冷冷清清,男子那頭倒是熱鬧許多,專門立了席位,單獨給女眷們坐,宋雪薇也在其中。

小姑娘們叽叽喳喳,點評這個郎君騎射好,取笑那個郎君射歪了,取笑也不是真嘲笑,不過掩着心思不好意思罷了。

群芳賽,也是各家夫人暗暗相看女婿的時候,有覺得好的便記下,自家沒姑娘,還有侄女呢。

不過宋雪薇她們年紀小,不過是來湊熱鬧玩樂。

周圍坐着的小姑娘,有六歲,有七八歲,也有三四歲,宋雪薇不耐和這些小姑娘說話,她是來找陳文姝的,教訓宋然只是順便。

上午特別去陳府拜訪,門房說姑娘夫人和老夫人都去看群芳賽了,太夫人在家,不過太夫人年紀大了,精神不濟,不怎麽見外客。

宋雪薇婉拒了留在偏堂吃點心等人回來這個選擇,無功而返又去看群芳賽。她下意識覺得陳文姝肯定去看男子比賽,至于那什麽爬山簡直贻笑大方,壓根沒放在心上。

不過若是那個野種真能爬上山,進了香山廟,她也不介意使個小小的絆子。

宋雪薇她們年紀小的坐在一塊,周圍丫鬟婆子伺候着,有人見宋雪薇穿過人群,要去那頭,小姑娘脆生生叫住她,“嬷嬷說那頭大姐姐們說話,讓咱們在這吃點心不要去。”

脆生生一響,立刻引來周圍好些視線。

宋雪薇臉皮火辣辣一刺,她很快穩住,微微笑了笑,“我今日看了騎射比賽,有感而發做了一首詩,本想去找文姝姐姐商讨詩詞,姐姐也要一起嗎?”

六歲的小姑娘隐隐聽懂了什麽,仔細聽又沒聽出不好的,鼓着臉道:“表姐不是天天說詩的人,表姐那麽有趣,才不會理你。”

宋雪薇一驚,沒想到這小姑娘是陳文姝表妹,一個表妹罷了,她言語不過格,宋雪薇笑而不語,惹得小姑娘愈發生氣。

嬷嬷一拍手,诶呦一聲抱起小主人離開,唱念道:“蠅子煩人六條腿,天忒冷,怪哉!跟嬷嬷回去用手爐。”

宋雪薇臉皮一僵,不便發作這個老嬷嬷,冷笑一聲離開去找陳文姝。

得錦繡文章,文人見之如癡如狂,陳文姝這樣的才女,只要詩文出衆,想要結交并不難。

前世陳文姝醉心詩文,還拜了慧心大師為師,遁入空門,一心求學,給家裏姐妹們倒是增了不少助益,自己倒是蠢了。

不過恰恰是這種執拗的人,為人簡單一根筋,容易結交,偏偏她一波三折,至今沒能見上一面。

“你來尋誰?”有人看到宋雪薇問。

宋雪薇:“我尋文姝姐姐。”

“文姝?”

“文姝來了嗎?”

“文姝沒來。”

“文姝不是在家嗎?”

宋雪薇道:“文姝姐姐不在家。”

“那是去哪了?我以為文姝腼腆不肯來在家呢。”

“不若去尋尋,左右這場比完了,下場還要隔一會呢。”

“怕你是看到未婚夫羞了吧。”

“說什麽呢,仔細別讓伯陽侯府家的小姑娘聽到!”

“你個心粗的,是靖城侯府了。”有人低低提醒。

幾個大姑娘和陳文姝年歲相仿,便約好去尋陳文姝,見宋雪薇要去,問她要不要去。

見宋雪薇點頭,那個說錯話的有點不好意思,就派下人去會知一下靖城侯府,免得找不着人。

香山上,大紅的旗幟在山上飄着,又大又張揚,上面用燙金大字寫了“宋然”二字。

靠近的還有寶藍色的大旗,寫了“司馬月”三字。

剩下的綠的,橙的,紫的……各種顏色的旗幟在上山飄啊飄,沒一重複的。

有人好奇這爬山就是爬山,怎麽還搞出這花樣。

說到這個,宋書白就嘚瑟了,這還是他整出來的。

這爬山光爬山,肯定不夠熱鬧,最重要的是,玩得不夠開心。于是這中間還設置了一些游戲,譬如摘果子,譬如摸魚,這人到了哪,就插個旗幟在那。

此時冉冉她們在摘果子。

冉冉認得什麽果子甜,就掰着手指把要點告訴小姐姐們。

一些小姑娘們走累了,能停下正求之不得,摘了果子就坐在亭子裏吃。

甜滋滋水潤潤的。

至于摸魚,是跟在後面的下人來,不知不覺,幾個人又吃了一頓美美的烤魚。

啊!這個爬山!不錯!明年再來參加!

小姑娘們完全不追求速度,好吃的吃了,風景看了,還賞了賞臘梅花,作詩是不可能的,心底盤算着能不能吃。

等休息夠了繼續爬,下人們樂得清閑,幾個人輪流扛旗,悠悠走在後頭。

冉冉還認得別的吃的,說這個野菜好吃,冉冉離稻子村久了,有的野菜山上才有,別處吃不着。

冉冉還看到草,咬着杆子甜甜的草。

崽崽特別高興。

冉冉說什麽好吃的,大家就讓人挖了收了裝不下送回山下去。

山下的人正思忖着這些小娃娃怎麽走那麽慢哩,好家夥,這是去吃了玩了?忒快活!

一個中年看着像管事的人到茶棚裏,笑容滿滿道:“主子們見了好吃的,分給大家暖暖腹!”

這農家燒的野菜湯不好喝,不過因為寡油,沒幾個油腥子,肚裏油水少,喜歡味重的。管事知道這茬,特意加了足夠夠的油,烤了魚也給大家分了。

江知樂和宋書白對這個飄着油的野菜湯沒啥感覺,但一想到是崽崽發現的,說不定還親手摘了,就心滿意足喝了。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這香,真香啊。

去外頭看熱鬧看累了的人回來吃飯,結果全是冷鍋冷竈,哪來的香味,那麽香!尋着過去,就看到自家老娘/老爹正吃着呢。

野菜不多了,大家也就分着喝,在外頭吹了半天冷風,肚子裏這才暖洋洋的。

一邊喝,一邊看着山上的旗幟。

“宋然這小姑娘是誰?”

“啧!她啊!一直是第一!絕了!快得很!”

“這還能有咱家娃子快,咱家娃子可是山下長大的呢!”

“你家娃子算了,你去比比還差不多!”

如果之前大家是沒咋看比賽,想着小姑娘們來玩的,後來才知道多離譜。

這吃飽喝足了,爬山可真利索!快!

這些孩子讓人忒親近,平常就是看看熱鬧,難得有那麽熱鬧的活動,這次就熨帖得不行。

特別是看到那個娃娃那麽厲害,還不到四歲,比孫女還小呢,便張大嘴,一個個激動鼓勁。

這個娃娃旁邊還有個寶藍色旗幟,兩個一前一後紮堆了,心底更是緊張。

山下人繃緊了神經,仔細盯着。

山上的冉冉和司馬月還挺開心。

其她小姐姐都累了,陸續留下休息了,到現在就還剩她們兩。

司馬月有點喘,她沒怎麽爬過山,體力好沒錯,這爬山注意地方不一樣,若不是冉冉提醒,說不定就踩坑裏去了。

她本來沒想爬那麽久,就是不放心讓冉冉一個人。

冉冉小臉通紅,看着也熱出了汗,小表情卻很興奮,聽到阿月姐姐說讓她加油,她要保存體力參加下午的騎馬,冉冉鄭重點點頭。

等宋雪薇她們找來的時候,見到的便是一幅熱鬧的場景,這時,冉冉已經到達了山頂,所有人歡呼雀躍。

人群中,宋雪薇看到了宋書白,看到了這個曾經的父親,看到這個男人一臉驚喜跳了起來,高呼“然然最棒”!

還看到了一個人,一個企盼很久的人,一個花了最多心思算計的人,看到未來的父親,這個男人比宋書白鎮定許多,臉上卻也含着深深的笑意。

是宋雪薇前世所不曾看到的,發自肺腑的笑意。

宋雪薇腳步緊緊定在原地,看到江知樂和宋書白站在一起,關系熟稔,剎那間,臉上血色褪盡,煞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