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伍家有女
“臨河伍家?”
易秋沒聽過這個家族的名字,所以微微偏頭,看向了身後的李果兒。
此時不管是李果兒,還是其他那些東區代表隊的人,随着易秋停下了腳步,也都紛紛停下了他們那毫不間斷的訓練。
所以李果兒喘了幾口氣後,便來到了易秋的身側,小聲道:
“也是和我們李家關系極深的一個家族,實力比彭家還要強上一些,但在整個太夏境內,就排不上號了。”
“哦?
也和你們有關系,這可真是有意思了,之前的彭家也是,現在這個伍家也是,怎麽這一路上碰到的家族,都和你們彭家有關系?”
易秋笑着說道。
“估計家族的情況真的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了吧,所以和家族關系極深的勢力,便想着在這個時候去助助拳。
這又是前往家族的方向,碰到了也算正常。
不過除了這伍家和之前的彭家以外,應該也沒有別的家族又或者宗門願意前去了。
我們李家……其實并沒有多麽深厚的人脈。”
李果兒猜測着說道。
對面那年輕女孩兒卻是忍不住皺了皺眉,因為她開口自報家門後,易秋并沒有如她所想的那樣寒暄兩句,反倒是自顧自的回頭和別人閑聊起來。
這種做法在女孩子看來,完全可以說是一種無視。
此時易秋也注意到了年輕女孩兒的表情,不由得笑着拱了拱手,開口道:
“姑娘見諒,實在是之前沒聽過伍家的名號,所以打聽一下,以免鬧出笑話。”
“呵,我們伍家只是個小家族罷了,沒聽過也是正常。
不知道諸位從何而來?
方才看諸位訓練的模樣,似乎是已經絕跡的練體者們修煉的方式,難道諸位……都是練體者嗎?”
女孩子語中帶刺的說道。
看來易秋說沒聽過伍家的名號,讓女孩子的不滿情緒更加濃重了幾分。
易秋對此卻是并不在意,聽着女孩子說出了練體者三個字,就知道女孩子是誤會了。
在鬥武大陸上,确實曾經出現過那麽一群專門錘煉身體的人。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修武的天賦,對于一些人來講,無論他們怎麽努力,怎麽磨砺自身,都無法在體內形成鬥魂,從而凝聚魂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便開始有人考慮其他的辦法。
最早之初,人類受到蠻族奴役,直到聖戰爆發,雖然人類中有很多強者,可普通人類同蠻族之間的差距實在是過于巨大,所以聖戰依始,人類一直處于絕對的下風,并且看起來根本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自然要不斷地思索着提升自身實力的方法。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蠻族強大的影響,人類開始探讨錘煉**本身的可能,這便是練體者的由來。
只不過在先天條件上,人類遠遠的無法同蠻族相比,在沒有魂力的滋養和輔助下,想要錘煉身體,達到蠻族的那種強度,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至少人類的那些練體者,從來沒有人能夠達到那樣的程度,哪怕練到極限,頂了天也就是能和低階武修一争高下罷了,可因此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卻幾乎足以要命。
所以随着聖戰的結束,練體者便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到了現在,已經徹底的沒了任何蹤跡。
可想而知,忽然間看到這麽多疑似的練體者,年輕女孩兒是怎樣的驚訝。
倒不是她眼光有問題,實在是易秋給東區代表隊制定的訓練方式,就是從練體者的方式演變而來的。
再搭配上他專門煉制的丹藥,這種訓練方法對于武者來說,會起到極佳的效果。
“算不上練體者,只是覺得這種方法有可取之處罷了,如果諸位沒事,我們就不打擾了,還有事情要辦,需要盡快趕路。”
易秋搖了搖頭,笑着開口說道。
“這條官道只通往一個方向,便是魯東省。
只有進入到魯東省內以後,才會出現通往其他方向的官道。
既然諸位會從這條官道上走,那麽想來總要經過魯東省的。
恰好我們的目的地也是魯東省,所以至少到魯東省之前,大家都是一樣的行程。
既然如此,不若搭個伴,如何?”
年輕女孩兒并沒有命令自己的人讓開道路,反倒是提出了同行的建議。
易秋略微揚眉,年輕女孩兒的建議頗為唐突,彼此第一見面,就邀請同行,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誤會。
所以易秋不清楚年輕女孩兒在想什麽。
不過既然李果兒說過,這個伍家和李家之間的關系非同一般,眼前這些人又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要前去李家助拳的,那麽其實跟着他們一起同行,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也好,我們都不是太夏人,進入太夏境內也沒有多久的時間,對于太夏的很多事都不了解,之前甚至還迷了路,說起來真有些丢人。
要是能和諸位一起,也算幸運。”
略微思考了下後,易秋便笑着點頭答應了下來。
“你們不是太夏人?”
年輕女孩兒有些意外。
“當然,我們都是從其他國家來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年輕女孩兒不由得多看了易秋幾眼。
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外國人在來到太夏後,基本上全都是小心翼翼的,縱然算不上卑躬屈膝,卻也都能明顯的察覺到謹慎和小意。
但在易秋的身上,她卻完全看不出來絲毫應有的顧忌。
“既然如此,跟着我們一起,對你們也有幫助,有什麽不懂的地方,或者對太夏不了解的地方,你可以問我,或者你的同伴也可以詢問我的家将,只要不是涉及到隐秘的事情,我和我的家将們,都可以給你們進行解答。”
年輕女孩兒沒有表現出什麽态度上的傾向,很是随意的說道。
心裏面卻是對易秋的好氣濃郁了幾分。
兩方人馬迅速的合流在了一起,只不過由于伍家的隊伍全都騎在馬上,而易秋一行人卻盡皆步行,所以兩方人馬盡管合流,卻仍舊彼此互相分割開來。
和年輕女孩兒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态度不同,其他那些伍家的騎士們,明顯在聽到易秋說他們并非太夏人後,一個個都冷淡了許多。
這倒也算是正常反應,東區代表隊的人自然懶得搭理。
于是乎,合流在一起的兩方人馬,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