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天陰,

正值元朗外出,劉大鵬來找他。

走到房門前,見門鎖了,便往外走,卻遇見一個老道士。

喝道:

什麽人,幹啥子的?

劉大鵬說道:

來找元師父的!

老道士說道:

胡說!我看你就是來偷東西的!

劉大鵬說道:

老爺,青天白日,咋個敢做賊啊!你看我這般形狀,可是個做賊的?

老道士大怒說道:

你不老實嗦!還敢對我胡說?

說罷,

走上前去一腳就把劉大鵬踢倒滾落到陽溝裏,然後,恨恨而去。

劉大鵬被老道士這一踢,身上的瘡都跌破了,躺在陽溝裏,又沾了一身臭水,掙也掙不起來。

剛好元朗回來看見,問道:

你咋個會跌在這裏的呢?

劉大鵬說道:

我來找師父的,見你鎖了門,我便出來了,剛好遇見老師父,無端就疑我在做賊,遂把我踢倒在此,望師父搭救!

元朗便趕忙去叫了個道士過來扶他起來,又取水來替他沖淨身上,又把件舊布褂子與他換了,盛了兩碗飯來與他吃。

說道:

你在後面歇歇再來!

那老道士見了很不高興,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元朗遂對他說道:

人生何處不與人行方便的,濟人之難,勝似修持,他一人能吃你多少嘛?我看此人像貌,定非始終落拓之人!

老道士說道:

等他以後做了官再來報答你嘛!

元朗笑道:

我豈圖報,才救濟他的嗎?祖師經上不是說,發一憐憫心,滿遍婆娑世界,這人如若病好了,還愁他沒碗飯吃麽?

這老道士也是平日最愛他,聽他一席話,雖心中不快,卻也不好再說他,只得罷了。

劉大鵬在後面忍疼歇着,元朗又叫道士送來些草與他打鋪,晚間又親自過來送了三百文錢與他。

說道:

我明天就要下鄉去收租,有數十日方回,這三百文錢留與你用,我已吩咐過道人,叫他每天送飯你吃,你就不要再到我房裏去了,恐那老師父惡恨你,等我回來自然看顧你的。

劉大鵬說道:

多承師父厚恩,異日銜環結草,補報萬一吧!

元朗說道:

不要說這話,但願你早早瘡好罷了。

說畢而去,

起初,

道士還遂日送飯與他吃。

後來被老道士知道,便禁止了。

那三百文錢沒有幾天便用完了,劉大鵬開始依舊忍餓。

此時,

正當五月,天氣甚長。

一天到晚,

劉大鵬餓得腹痛體軟,走到街上,人人掩鼻,到人家門口,對他非嚷即罵。

劉大鵬只得坐在地上,思想道:

身上無一值錢之物,就手上留着顆珠子還值些錢,這顆珠子自從得病後,恐人看見,常用些泥土塗在上面。

遂拿岀來洗淨,依舊光明奪目。

劉大鵬睹物思人,不覺眼中流淚說道:

珠子呀!想你在佳人手裏,常與玉體相偎,我劉大鵬曽得珠姐相愛,與她并肩疊股,粉香脂色,領略俱盡,如今與你這珠子一樣流落塵埃,包在泥內,替你洗去泥,依舊光明,不知我也可有個光明的日子?

一則想,一則哭,又舍不得典當去。

罷了,要死,我也要同珠子在一起,又轉想道:

我就這麽餓死了,這珠子還不是要落在他人之手,不如典當了,或者将來還有取贖之日。

于是,

便硬着心腸,忍着疼去尋找典當店。

走上大街,就見一座大門旁邊有個典當店,遂慢慢走了進去。

櫃上人喝着:

還沒到散發錢的日子,你跑來幹啥子哦?

劉大鵬說道:

我不是來讨錢的!

櫃上說道:

不是讨錢的,還是撞日朝子的不成?

劉大鵬說道:

我是來當珠子的!

櫃上人笑道:

拿來看一下哇?

劉大鵬便将珠子解了下來,放在櫃上。

那人見了驚訝說道:

好東西啊!你是個做叫花子的咋個會有這東西呢?必是偷的!

有一個人說道:

他本不是個叫花子,原本是一個過路的客人,被賊偷了,後又害起病來,流落在此,前天典當的那件被子就是他的,這珠子也自然是他帶着的。

又一個人接去看了說道:

肯定是偷來的,快趕他出去。

小厮們遂亂推亂打的,将他趕了出去,也不還他珠子。

劉大鵬氣得沒有辦法,路邊旁人聞之也不服。

正在這時,

忽聽得有人說道:

站開些,公子來牙祭了!

劉大鵬在一邊等候他下了轎,見是個青年秀士。

只見他向看門的說道:

咋個能容許乞丐站在門口呢?

劉大鵬忙跪下說道:

小人是訴冤的,求公子救命!

公子說道:

啥子事喲?

劉大鵬遂細細說了一遍,旁人都證實确有此事。

公子便進去向櫃上人要了那顆珠子看,櫃上人不敢隐瞞,只得拿岀遞與公子。

那公子看了後說道:

果然是顆好珠子,叫他進來吧!

劉大鵬入內跪下,公子說道:

起來吧!這珠子真是你的嗎?

劉大鵬說道:

正是!

公子說道:

你這珠子是那裏來的?

劉大鵬說道:

小人曾經也有千金資本,因連年失事,被困在此,這珠子是小人自幼手上帶的,也是無奈才來典當的,剛才櫃上說我是偷來的。

公子說道:

就是偷來的,我們也不應該從人家手上白拿下來嘛!我想你不如就賣給我吧!還可多得幾兩銀子,如何?

劉大鵬不肯,公子說道:

既然你不肯,那就當與你十兩銀子吧!

劉大鵬拿了銀子,謝別公子,欣然出來。

先去換了些碎銀文錢到酒飯鋪內紮紮實實的吃了一飽。

然後,思量算計,也沒想出個法來。

忽想道:

我本錢已耗費盡,又染了一身瘡,與乞兒一般,縱走遍天涯,也無安身之處,不如還是歸家去吧!雖受丈母妻子的一些氣,到底還有些田房,盡還可過活,還是忍些氣回去為是。

這一念心遂又動起了。

便去買了些布匹回廟中來,途中,剛好遇上元朗回來。

問道:

你這布是那裏來的?

劉大鵬就一一告知。

元朗說道:

既有家,就自然回去為是!

劉大鵬便把布送成衣鋪裏,做了幾件衣服,又去買了頭巾鞋祙。

誰知衆叫花子都知道了他有錢,便跑來拉他去吃酒。

幸虧劉大鵬的銀錢,都收在元朗處。

遂說道:

我現身上半文俱無,不好去得。

衆乞兒說道:

我們請你嘛!替你餞行的,不要你岀錢。

劉大鵬推脫不得,只好同他們去吃了一天酒。

然後,

回來趕忙置備。.

幾天後收拾停妥,便去辭別元朗。

元朗說道:

看你一貌堂堂,正在壯年,定有進步的!你的銀子我已替你都夾碎,裝在搭包內了。

然後,

又把件蓋布道袍,零用錢一千文送與劉大鵬,又吩咐道人備飯與他次早吃了。

劉大鵬走到方丈室叩謝了,又謝了元朗和道士。

遂灑淚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