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宗族五百強易秋的意外,當然不是由于對趙家不了解,而是由于太過了解。

他的意外和伍蘭玉的意外,從理由上來講基本一致,也是沒有想到趙家會摻和進這件事情裏來。

因為沒有必要!

趙家的地位在太夏境內不可撼動,就算是太夏境內的第一宗門長樂宗,從地位上來講,也要比趙家低上半頭。

就像伍蘭玉所說的那樣,若是将器宗李彥之的影響力抛開,那麽李家別說位列四大家族的行列了,就算是二線家族,怕都算不上。

所以吞掉李家所帶來的好處和利益,根本不可能打動趙家。

更何況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李家本身頗為敏感,吞掉李家所帶來的好處,和由此可能引出的麻煩以及混亂比起來,對于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來說,根本得不償失。

無論怎麽想,趙家都不應該淌這趟渾水才是!

易秋眉頭微微皺起,思索着趙家會光明正大的出現,其背後究竟是什麽原因促成的。

看着易秋陷入到沉默當中,伍蘭玉以為易秋仍然沒有完全明白,畢竟太夏的情況和大陸上其他任何國家都完全不同,若說無法理解的也算正常。

所以先行放下了心頭的疑惑,繼續開口道:

“宗門勢力我就暫且先不提了。

具體給你講講家族勢力,既然你們東區代表隊的人即将參加泛大陸武鬥大會的決賽,那麽決賽上肯定會遇到大量的世家子弟。”

“雖然國家隊的選拔和省隊的選拔是以地域劃分的,但實際上有能力進入國家隊又或者省隊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又或者宗門子弟。

其他非世家和宗門出來的武者,想要在如此年紀上達到類似的成就,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太夏幅員遼闊,三十六行省區劃下,除了四大一線城池以外,二線城池的數量在五十座左右,但是三線城池的數量,便已經多達七百餘座。

至于四線城池,更是将近三千座,五線城池超過四萬。”

“每一座城池裏,都有相應的本地家族,如此衆多的城池,自然便造成了太夏境內家族林立的情況。

相比于宗門,家族更加的團結、也更加保守排外,很多時候,甚至會将家族的一些條規,至于太夏律法之上,這是國家所不願看到,也不能允許的。”

“因此相比于宗門的較高自由度,家族力量卻是被皇室明确限制在了一定的範疇之內,并根據相應的規格,制作了一份榜單。

這份榜單,便是太夏承認的家族排名榜!”

聽着伍蘭玉滔滔不絕的講述了起來,易秋不由得從沉思中清醒了過來,旋即便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伍蘭玉說的這些他當然知道,雖然上一世并不在太夏境內常住,但作為大陸最強的國家,哪怕易秋號稱星空之下最強者,也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而且無論煉藥、陣法還是煉器,其實都是非常消耗材料和金錢的行當,若是純粹憑借着自己去籌集,費時費力不說,效果還極為有限。

所以實際上上一世的易秋,和太夏之間有着一定的供奉關系,因此對于太夏的一些情況,當然知之甚詳。

“這些我倒是聽過,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太夏這些排名最前面的一些家族,可以說是聲名遠播。

家族排行榜我也略知一二,有資格上榜的家族一共只有五百個,和宗門的五百強一起,便是整個太夏綜合實力最具優勢的一千個勢力,我沒說錯吧。”

易秋笑着接話道。

伍蘭玉頗為意外的看了易秋一眼。

關于家族和宗門勢力的事情,自然算不上什麽秘密,實際上,在太夏境內,基本上可以說是人盡可知。

甚至于對家族勢力的歸類,還專門有官方機構編制了一份百家姓。

五百個家族勢力,全部在百家姓的榜單之中,算是官方認定,這五百個家族,便是太夏境內實力最強的五百個家族。

至于其他那些家族,則不處于官方認定的範疇之內,換句話說……便是不入流。

百家姓的榜單,自從建立之後至今,幾經更改和變動,直到現在,基本上徹底固定了起來。

最大的一次變動,便是數十年前,器宗李彥之橫空出世,使得太夏李家破格提升,直接進入到了四大家族的行列,其後數十年時間,李家盡管和李彥之頗有隔閡,卻也仍然或主動或被動的借了李彥之的勢,家族實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若是再有數百年時間的發展,李彥之始終站在那山巅之上,那麽太夏李家或者真的能夠将家族發展到四大的層次。

可惜……東山之役改變了整個大陸的局勢,李彥之當場身死,讓李家一下子失去了位列四大的最大憑借。

不過這些東西,終究只是對于太夏來講不算秘密,至于太夏之外的其他國家,基本上不大可能得到這些消息。

倒不是太夏有意封鎖,而是在其他國家的眼中,太夏就是神秘莫測的代名詞!

“不用這麽看我,既然要來太夏了,那麽前來之前,當然要盡可能多的對太夏進行了解,至少也得知道,究竟什麽人能惹,什麽人惹不起吧?

否則豈不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易秋瞥了一眼伍蘭玉那怪異的表情,笑呵呵的說道。

“原來如此,易公子有心了,但這樣看來,這趙家可就屬于惹不起的之一,那麽易公子……是否打算就此分道揚镳?”

伍蘭玉并不相信易秋的解釋,不過臉上疑惑的表情卻也壓了下去,笑吟吟的問道。

“分道揚镳?

蘭玉姑娘這話說的我聽不大懂,腳下就這麽一條官道,如何才能分道揚镳?

既然沒有其他道路可選,便唯有一條道走到黑,蘭玉姑娘以為呢?”

“易公子說的是,倒是我想差了。”

兩人之間說話的功夫,終于到了那群攔路之人的面前。

足足百多人橫着将整條官道完全攔死,如果不是這條官道本身較為偏僻,由于只能通往魯東省,交通能力着實不夠便捷,導致真正會行走于這條官道上的人并不多的話,這群人就這麽大喇喇的攔在這裏,也不知道會攔下多少的行商。

“蘭玉姑娘,好久不見了,我在這裏可是已經恭候多時了。”

攔路之人中,站在最中間也是最前面的一名年輕男子,笑呵呵的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