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蠻族動向天京城太夏皇宮巍峨的宮殿群中,一處頗為清幽的花園裏,兩名身穿黃袍的男子,一前一後的漫步着。
這花園并不是宮內留給妃子們平時玩樂的禦花園,而是面積只有數百平左右的輔園,類似的花園在太夏皇宮各個位置有多達數十處,基本都是為了提供給太夏皇帝散步之用。
畢竟禦花園裏常年都有妃子玩耍,太夏皇帝想要尋個清淨的地方,也不容易。
兩名男子中,稍微落後了半個身位的,正是之前在太夏邊界時,忽然接到了緊急訊息,從而離開了東區代表隊,直接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天京城的太夏六王爺,夏春秋。
而能夠讓夏春秋都落後半個身位的人,自然只能是當今大陸之上,最有權勢的太夏皇帝本人了。
若是仔細觀察的話,便能夠發現太夏皇帝和夏春秋之間,容貌足有着七分相像。
只是相比于夏春秋來說,太夏皇帝看起來更加的威嚴,舉止之間,自有逼人之勢。
“皇兄,這麽急着叫我回來,究竟是有什麽事情?
這次在東區,我可是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原本打算多跟他待一段時間,然後帶着他一起回天京來給你看看的,結果才剛到邊界,就接到了你的旨意,偏偏內容還語焉不詳,到底怎麽了?”
夏春秋忍不住開口問道。
剛剛返回皇宮,原本是去了禦書房觐見他這位皇兄的,結果剛剛進了禦書房內,還沒等開口說些什麽,就被他的這為皇兄領到了禦書房附近的小花園裏。
接着便開始了沉默的漫步,足足數分鐘時間過去,他這位皇兄也沒有任何開口的意思,夏春秋着實有點沒了耐心。
“那個易秋?
你在楚國的這段時間,反饋回來的消息裏,提到最多的就是這個家夥,你真的認為……他和那個人有關?”
太夏皇帝笑着問道。
“不,我不是認為他和那個人有關,我是認為,他就是那個人。”
夏春秋搖了搖頭,接着說道:
“當年的東山之戰有很多疑點,事後能夠活着回來的,便只有半條命的劍宗而已,究竟戰役過程中發生了什麽,誰也不知道。
可我當時就覺得,堂堂鬥宗,星空之下第一強者,甚至可以說是幾千年來人類的最強者,不應該如此莫名其妙的就死去。
哪怕是其他六位宗師聯手對他進行圍攻。”
“這樣的說法太過主觀,沒有依據。”
太夏皇帝簡單說道。
“我就知道,如果不讓你親眼去看,這種事情你是不會相信的,所以我才打算一路跟着他,把他安安穩穩的帶過來讓你瞧瞧。
結果就被你提前喊了回來,他們現在的隊伍應該已經到流沙城了吧?
距離咱們這天京,還有段距離呢。”
夏春秋并不意外自己皇兄的反應,略帶埋怨的語氣說道。
私底下只有兩人的時候,夏春秋的态度會非常随意。
太夏皇帝和他的感情極好,兩人之間只有在外人當面時,才會注意所謂的君臣禮節,平時沒有外人的時候,都是兄弟相處。
“沒辦法,确實事情太過緊急,必須叫你回來幫我拿一拿主意。”
太夏皇帝背着雙手,忽然停住了腳步,轉身看向了夏春秋,面色嚴肅的繼續說道:
“我一直以為,蠻族對于反攻大陸的籌備,至少還要有幾年時間,各個方面的情報分析得出的結論,也都是如此。
蠻族對我鬥武大陸的侵蝕和破壞雖然與日俱增,但到目前為止,仍然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還沒有達到真正量變引起質變的程度。”
“東山會的手腳或許已經伸的足夠遠,可太夏依舊固若金湯,在這種情況下,保險起見,蠻族應該會選擇繼續積累力量,蓄勢以待,将我們的實力全都盡可能看清楚之後,再行動手。
這個時間,沒有幾年是下不來的。
所以我一直認為,我們還有非常充裕的空間去準備和應對。”
“難道不是嗎?
又有了新的發現?”
夏春秋奇怪地問道。
“确實有了新的發現,泰西三國那邊有個浮仙島,你應該知道吧?”
太夏皇帝開口道。
“泰西三國?
西邊那三個簽訂了攻守同盟的三個城邦制小國?
浮仙島我倒是沒什麽印象,是什麽重要的戰略要地嗎?”
夏春秋皺眉想了想後,不是很确定的說道。
“以前當然不是,雖然那浮仙島很大,方圓怕不是有千裏的面積,但島上蚊蟲密布,毒物橫行,根本不适合人類生存。
可最新消息,蠻族……似乎已經将那裏建成了前哨基地,作為從他們生存的地方,開始反攻大陸的第一個跳板。”
太夏皇帝平靜的說出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什麽?
消息确認了嗎?”
夏春秋一臉震驚。
“已經确認了,最開始的時候,發現不對勁的,是泰西三國的一名普通的漁夫,具體的過程就不贅述了,總之能夠發現問題,并且活着回來,也算是僥幸。
那地方終究偏遠,咱們對那邊的關注也不足。”
“浮仙島又是每年都會有人在裏面失蹤或死掉的,所以蠻族究竟在浮仙島上經營了多久,目前無從判斷,只是通過那名漁夫反饋回來的消息看,整個浮仙島應該都已經被蠻族所控制。”
“消息第一時間被泰西三國上報,我已經安排人再去一趟浮仙島,探查最真實的情況,同時催你回來,想問一問你的意見。
在你看來,蠻族這種前哨基地的籌備,是不是意味着……它們的反攻大陸,近在眼前了?”
太夏皇帝平靜的問道。
夏春秋此時也控制住了自己情緒的起伏,整個人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他的皇兄說要詢問他的意見,就是真的在詢問他的看法。
這是太夏皇帝和其他國家的皇帝最為不同的地方。
相比于其他國家的皇帝習慣了一言而決,太夏皇帝卻很喜歡傾聽意見。
當然,這個傾聽的目标也有限定,夏春秋就是他最能聽進去意見的人。
“皇兄,在不清楚那浮仙島具體的情況之下,很難做出準确的判斷。
究竟浮仙島已經屬于蠻族的前哨跳板,還是僅僅算作蠻族的簡單駐地,目前無從說起。
若真的是前哨跳板的話,只能說明……蠻族已經做好了反攻大陸的一切準備,正在等待的,便是一個最合适的反攻契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