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有個州中親戚來,曹家置酒相待。
那人親自從蘇州來的,說道:
那邊州城裏的麥種正在上漲,貴的很!如若是你們這邊的麥種裝到蘇州去販賣,除盤纏外還可盡賺個五六分利息哩!
曹家那婆子葛芙蓉說道:
我家還有兩倉麥,不如裝了送到那邊去賣!
劉大鵬聽見,次日等那人去了,便對丈母妻子一起商議,要裝些麥到蘇州去賣,順便去看一下母親,把她接過來。
婆子應允了。
曹如姬說道:
你啥子時候回來呢?
劉大鵬說道:
多則三個月,少則兩月。
曹如姬說道:
我還是要早去早回,我肚裏已有了,恐要分娩。
劉大鵬說道:
好的!知道了!回得快的!
即日,
雇船盤麥,紮紮實實共有二千石,劉大鵬又買上一千石,整整裝了六只船,收拾齊備,別了丈母妻子上船,竟往蘇州而去。
一路早行夜宿,
不一日到了蘇州關口,挽船報稅,投了行家,卸下行李。
主人家說道:
半月前來你就賺慘了,價錢騰貴,近段時間價錢就平了些。
次日,
就有人來議價看麥。
五六天的時間就都發售完了。
劉大鵬乘閑便往公子府去訪問。
一路上問起走,
遂知道了住處在南門內大街。
劉大鵬便去購取了一個宋江州的手卷,一件古銅花觚,都是國太監以前送禮之物。
然後,
走進南門大街到州前轉彎,往西去不遠,只見兩邊玉石雕花牌樓。
一邊寫的是:
兩京會計。
一邊寫的是:
一代铨衡。
中間三間朝南一座虎座門樓,兩邊八字高牆,門前人煙湊集。
劉大鵬不敢上前,先走到對門一個手帕鋪問道:
老哥,借問一聲,這王府裏有啥子事?今天這麽鬧熱!
店家說道:
這府裏的老爺新升了浙江巡撫,這些都是浙江派差來接頭的。
劉大鵬說道:
驚動!
拱拱手別了。
又走到州前買了兩個大紅手本,找了個代書寫了。
來到門首向門公拱拱手說道:
爺!借重往裏面回一聲嘛!我原來也是吏科裏長班,姓劉名大鵬,當日也服侍過老爺的,今天有要事來見,煩爺回一聲!
只見那管門的将他的手本往地上一丢說道:
不得閑哩!
劉大鵬又低頭拾起來,忙陪笑臉說道:
爺!那裏不是方便的地方,我曾經也是老爺府中的舊人,拜煩禀聲吧!
說時,忙取岀五錢銀子遞與門公說道:
就當一杯茶錢!
門上接過說道:
等一等就給你去彙報吧!
劉大鵬說道:
我真有緊要事求見!
門上說道:
你若等得着,那就略微坐坐吧!若等不着,明天再來吧!
劉大鵬見莫奈何,只得又給與了他三錢,那人才把手本拿進去了。
劉大鵬遂跟着他進去。
見二門樓上橫着個金字匾,寫着:
世掌絲綸。
進去又過了儀門,才到大廳。
那人進東邊耳門裏去了,劉大鵬站在廳前伺候,看不盡朱簾映日,畫棟連雲,正中間挂一幅葛苞好的山水圖,兩邊圍屏對聯,俱是名人詩書。
正在觀看,忽聽得裏面傳點,衆家人紛紛排立廳前伺候。
少刻,
屏風後走岀都堂爺來。
劉大鵬搶行一步,至檐前叩了頭,站在旁邊。
公子爺說道:
我也聽說朱公公壞了事,你母親朝夕懸念,後有人來說你在揚州,咋個這麽久不來走走?
劉大鵬說道:
小的自湖廣逃難,一向在揚州,近段時間收得幾石麥來這裏售賣,聽說得老爺高升,故來叩賀老爺,小的母親承老爺恩養,特來見見!
說畢,
又跪下将禮單手本并禮物呈上說道:
沒啥子孝敬老爺的,求老爺笑納!
公子爺說道:
你只是來看看罷了,咋個又買這些禮物來幹啥子呢?
劉大鵬說道:
兩件粗物,送老爺賞人!
公子爺說道:
倒不好不收你的。
叫家人拿進去,取酒飯他吃。
劉大鵬說道:
求老爺吩咐叫小的母親出來一見!
公子爺說道:
你且先去吃飯吧!
劉大鵬說道:
小的十多年未見母親,急欲求見!
公子爺笑道:
你母親去享好處去了!
笑着竟進去了。
這位吏科的公子爺,十餘年時間就仕至浙江巡撫,這且不言。
單講那小厮進去後,不一會便擺上酒飯,擺在廳旁西廂房內,叫了個青年家人來陪他。
飲了一會,劉大鵬說道:
小弟遠來,原是為接家母的,剛才大老爺不肯叫家母岀來,只是笑,說道:
也不知道家母到那裏享好處去了?不會是家母岀了啥子事故吧!
那管家說道:
前段時間老兄你是不是曽有書信來接令堂的?
劉大鵬說道:
沒有呀!
管家說道:上年有個姓唐的差派了個人來說,是自湖廣來接令堂的,大老爺因路上無人照應,怕又出什麽事故來,故未讓令堂去,至去年大老爺在京時,有個小官兒來見他,後來便領着令堂上任去了!
劉大鵬才知道是唐永喬接走了。又問道:
這人現在何處就任呢?
管家說道:
也記不清了!想必也就是在這北方那邊吧!
吃畢酒飯,
劉大鵬出來,剛好公子爺也岀來。
劉大鵬叩頭謝過賞,說道:
小的要求見母親一見。
公子爺說道:
五年前唐永喬在湖廣有人來接你母親,才知你的消息,我因路上無人伴送,怕出啥子事故,故沒有叫他去,去年春間他升了薊州州同,到京拜見我後,遂同你母親上任去了,他走時曾說過如若你來時,就叫你去薊州相會,你可去不去?
劉大鵬說道:
小的在這裏的麥價尚未讨完,還想要收些絨貨往南邊去,只好明春去了。
公子爺說道:
你如若要販貨至南邊去,何不随我的船去,也省得些盤纏。
劉大鵬說道:
算了!恐老爺的行期快速,小的貨還尚未備齊。
公子爺說道:
好嘛!随你的便吧!
說罷,
吩咐小厮進來,取出五兩銀子賞與劉大鵬說道:
路上的茶飯錢!空閑了可來杭州走走。
劉大鵬答應叩謝出來,回到住處,心中感覺有些悽慘,母子相離十數年,又沒有見上一面,悶昏昏便早早睡了。
次日起來出去讨了一回賬。
一天無所事事,東逛西蕩的只在花柳巷中穿串,無意間又交識上一個福建的布客,姓李名小川,同侄子小強。
這小強剛坐完監房回家,在蘇州遇着這叔子李小川,等布賣完後遂一同回去。
這娃李小強也是個風月中人,與劉大鵬興致相同遂漸漸相識的甚好。
時值中秋佳節,
劉大鵬置酒在院中馮梅仙家,請李氏叔侄并幾個柳巷同寓的賞月。
但見:
秋色平分,月輪初滿。
長空萬裏清光,漸漸新涼。
遙憶瓊樓玉宇,羨仙姬齊奏霓裳。
風光好,南樓生趣,老子興偏狂。
更玲珑七寶裝成寶鏡,表裏光芒。
婆娑桂子,缥缈散天香,嫦娥奔走。
鎮千年兔搗玄霜,人生百歲年年此夜。
同泛紫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