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二娘盜馬逃生,任馬而去。
岀門時已是日落,
漸漸天晚。
此時,
正是中秋之後,月色上得稍遲。
但見:
淅淅金風漸爽,高低螢火亂輝煌。
四野蛩聲嘹亮,天淡銀河垂地。
月移樹色蒼茫,好一派夜景。
二娘起初原是趁興而行,
及至夜深,
孤身行路,田野風聲,猿啼鶴唳,草木皆兵。
正行之間,
忽聽到一聲咳嗽的人聲,心中一驚。
想道:
這深更半夜荒無人煙之地,咋個會有人咳嗽呢?是不是又遇上了歹人?
然而,
沒奈何,
硬着膽還是任馬前行,細聽那聲音好像漸近。
走了一會,感覺卻在頭上,擡頭看時,原來是路傍一棵大樹上,有老鹳做窠,在上面嗑牙,就像人咳嗽一樣。
馬一竄就過了那大樹,二娘才放了些心。
這時。
月色朦胧,風聲淅淅。
又覺得後面似有人追趕來了一樣。
心想:
會不會是江老幺和劉大寶那兩個強盜追來了呢?
心頭一慌,一緊張,越發心焦。
猛然又見前面一個長人,手橫長棍,站在當路。
二娘一下子就吓呆了,想道:
完了!完了!看來今天必是死了!到此地步也只好聽命于天了。
然而,
當走到跟前時,
一看,卻又不是人。
原來是一棵參天禿樹,上面橫着一個大枝子,好似一個人拿着棍子一樣。
走過這棵大樹又來到一個草坡上,馬剛下坡來,忽見一個東西有狗大,猛然一跳,就從馬頭前竄了過去,把馬驚得倒退了幾步,差點把二娘掀下來。
忙帶住缰繩,馬頭搖了兩搖,又往前跑去。
跑着跑着就聽得後面一片叫喊,約有二三十人的聲音傳過來。
二娘慌忙亂想:
不好了,這肯定是江老幺和劉大寶兩盜賊帶一夥人趕來了。
便撒開缰繩放馬飛跑。
正跑間,
忽然馬蹄一滑,又差點被掀下來,趕緊勒住馬看時,原來前面是一條澗河阻路,馬蹄已陷在泥內,後面喊聲四起。
二娘心頭悲苦萬分,想道:
早知如此,還不如就死在那兩強盜家裏,還有個全屍,如今看來就只有投河了。
又想道:
我這一死也罷了,只是這孩子咋辦?
忍不住哭了幾聲,又向天禱祝道:
靈官不是許我逃生的嘛?不然,我怎麽會跑岀來,在這患難之時,咋個不來救我?
正想着,
那馬猛然縱身一躍,就跳過澗河去了。
二娘過得河來,用手摸了摸額頭,緩過神,才放下心來。
忽聽得後面喊聲又起,也過河來了。
原來那河上本來就有座橋,馬走得慌了,不知道從橋上走過來,那些人路熟,都從橋上過來的。
二娘一腔苦楚,又上心來,鵬鵬又哭了起來,後面人聲更近。
正在危急之中,
只見那夥人一趟子又往南邊去了,原來是一群趕獐的。
這時,
遠遠的閃出一線燈光來。
二娘一見,騎着馬也不管是路不是路,迎着那燈光而去。
幸虧是匹名馬,在不平的田野中高一步低一步的亂闖亂撞的沖出了二三裏,那燈光一下就看不見了。
靠着月光明亮,二娘走到一個林子邊,下了馬,來到林子裏。
見幾處破牆敗舍,把馬牽着走進牆裏。
四周望了一會,
不見有人聲,回轉身,忽見燈光在對面樹裏。
原來,
那燈是在樹子下,遠了就能看得見,越近越低,反倒不容易看見了。
二娘拉扯着孩子,牽着馬走到那樹下時,看見三間草屋,從壁縫裏看時,見一個女人正坐着紡棉。
二娘遂上前敲門,那女人問道:
半夜三更那個在敲門哦?
二娘說道:
迷了路,想在你這裏求宿一夜。
那女人聽了問也不問便說道:把行李拿進來嘛!
二娘把馬上的行李卸下。
那女人又說道:
把馬牽到後園去吧!
二娘牽了馬,又讨了些草料喂了馬,才進去坐下。
女人說道:
餓了吧!很對不起,現在夜已經太晚了,我這裏也沒有什麽肴馔款待你了,咋辦?
便去燒了壺茶來與二娘吃,二娘的搭裢裏還有幾個肉馍馍,就着熱茶與鵬鵬吃了。
問道:
大娘尊姓?為啥子會一個人獨自住在此地呢?
女人說道:
賤姓江,丈夫經商在外,有些薄田在此,我自己來收割。
說罷,
安排下床鋪與二娘睡了。
二娘睡下,因路上辛苦,倒頭便睡熟了,夢中忽聽得外面有言語聲,便驚醒了。
聽時,
外面說道:
平娘,前面人家有齋,你咋個不去吃呢?
那女人說道:
今天有客去不了,你去就代我順便替我帶回些嘛!
外面又說道:
家裏有啥子好要緊的稀客不好去的嘛?
那女人說道:
悄悄告訴你,上公今晚在此借宿,恐虎狼無禮,山神喊我在此守護哈!
外面說道:
哦!是這樣嗦!好嘛!我去了!
二娘聽了心頭駭異,又睡着了一覺,醒來已是日出,睜眼看時,忽見日光照在身上,原來是睡在一棵大樹之下。
房屋也不見了,急忙起來,卻是一個墳莊。
忙喚起鵬鵬,尋馬時,見拴在墳後樹上。
收拾起行李,見墳前一塊石碣,上寫着:江小平夫人墓。
二娘看畢,
倒身下拜說道:
蒙平娘救濟,他日若有好處,必來安墳建墓,報答厚恩。
遂牽馬攜着孩子出墳莊來。
見一路皆有虎狼腳跡。
走出林子來四下觀看,見西邊大路上有人行走,抱了鵬鵬跨上馬,奔大路而去。
上了大路,
那馬如飛似箭的向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