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後,阿久多了一個小尾巴,小晴。

小晴和阿久迄今為止認識的所有人都不一樣,她就像是一個沒有教化完全就扔到了這個世界的人類。例如什麽狼孩、猴孩之類的。完全不具備常識之類的東西。阿久也不知道她是怎麽長大的,問她,她也是說不清楚。只知道什麽,媽媽扔了,哥哥什麽的。說不定是她媽媽扔了她,然後哥哥養大的,那不就是和自己一樣了,不過自己是福利院長大的。

小晴仍然觊觎阿久的那個娃娃。阿久每天允許她玩十分鐘作為獎勵,前提條件是,她能把阿久教她的字都學會。小晴沒有上過學,也不會寫字,說話也斷斷續續的。有時候,阿久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再一次教妹妹說話寫字,但小晴和妹妹不一樣,她總是對食物表現出過度的保護和渴求。

這一天,阿久來到小晴的房間裏,卻總是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找了半天才發現,竟然是最裏面的櫃子裏有一個綠色的圓型的東西,上面長滿了白綠相間的毛,感覺像個奇特的外星生物。

“小晴,這是什麽?”阿久指着那個毛茸茸的東西。

“包子。”小晴答道。

“那,怎麽這樣了,你放了多久了。”

“三月十二號。”

“你是說三月十二號放在這裏的?那都一個多月了!你放包子在這裏幹嘛!”阿久瞪大了眼睛。

“儲備糧。”

“趕緊扔了,別長蟲子了!”阿久拿了張廢報紙,要去把包子拿了扔了。

“不要。”小晴擋在阿久前面,“可以吃。”

“這怎麽能吃啊,吃了估計要拉肚子拉到死!”不顧小晴的阻攔,阿久執意把包子扔掉了,為了避免小晴撿回來,她踩爛了才扔的。

小晴氣壞了,好幾天沒和阿久講話。實在要說話了,也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不過在阿久同意把娃娃多給她玩一會兒之後,兩人又和好了。小晴學的很快,不管學什麽,只要說過一遍,她就可以記住,甚至阿久拿出一盒撲克牌,弄亂順序後讓他一張張看過來,然後讓他說出每一張是什麽牌,小晴都能說的分毫不差。

“你真厲害呀。”阿久不禁感嘆道。

“嗯。”

“那我們再試試這個。”阿久拿出四位數以上的算術題。

小晴不僅表現出來在記憶裏方面的卓越天賦,在計算方面的能力也非常驚人。五位數的數學題甚至能直接心算出來。阿久用從圖書館借來的教科書,在一年以內,教完了小晴小學六年的全部課程,其中三年級以後的課程阿久并沒有學過,所以都是他們兩人自學的。小晴表現出的驚人天賦讓阿久驚訝,她以前究竟是從哪來的。小晴的表達能力和一年前相比,已經好了許多,幾乎和正常的孩子沒有什麽區別了。

“小晴,你是怎麽會來到這裏接受輔導的?應該不是家人送來的吧?”當阿久再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小晴皺着眉頭思考怎樣才能說清楚。

“有點麻煩,說清楚的話,我去找找,以前的報紙。”

小晴懶得說,于是跑到圖書館的報紙閱覽室去找之前的報紙。因為日期記得很清楚的緣故,小晴很快就找到了關于自己的報道。

“就是這個。”小晴指指報紙上占滿了整個版面的報道。

碩大的《西林縣兒童遺棄事件》引入眼簾。

報道詳細的記載了在西林縣的一個慘劇。阿久震驚了,這是她也聽說過的事件,當時這個事件她也在報紙上看到過,報道甚至還提及到了阿久和奶奶被關在一起的那個事件,放在一起做了對比。

但比起阿久和奶奶待在一起四天,這個事件裏面發生的事情更加讓人背脊一寒。

西林縣兒童遺棄事件是在西林縣被發現的一起孩童遺棄事件。父親人間蒸發後,母親把四個孩子扔在家裏,在沒有任何金錢支援,也沒有任何社會援助的狀态下,就這麽遺棄了他們。最終被發現的時候,只剩下十四歲的長子,九歲的長女、三歲的次女,三女已經死去。

孩子們在無人問津的情況下,被發現的時候,都非常的虛弱,長女和次女幾乎都站不起來,最後次女因為重度營養不良死去了。長女則活了下來。死去的三女是被十四歲的長子和他的朋友們虐~待致死的,屍體被長子找了地方随便埋了。那個母親被判處遺棄罪入獄四年,但最終在監獄外以緩刑的形式執行了,因為她把長女又領回去撫養了。而後長子進了少管所。

“你是這個長女?”阿久瞠目結舌,按照年齡的話,應該只有這個可能 。

“嗯。”小晴點點頭。

“那是你母親送你來這裏的?”

“不是,母親喝酒喝多,死了。”

“那不是應該直接送你去福利院嗎?”

“福利院老師覺得我不正常。”

“那你哥呢?”

“還關着吧。”

“你恨他嗎?”

“不恨,如果不是他的話,我早就死了。”

“那你以後會去找他嗎?”

“不會,不想見到他。”

阿久而後不再提問,默默的看完報紙,又放回了遠處。小晴也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兩人被送到了同一家福利院。在考完能力測試之後,兩人被一所初中接收了。

兩人的學習能力都相當強,因此初中的課程對于他們并不難。小晴的學習比阿久要更強,但阿久的生活能力則比小晴厲害許多,所以兩人相互照顧,初中生活并不難過。

阿久有過小學時候被欺淩的經歷,所以對于現在的學校生活非常注意,知道被排擠的人,都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人,只有融入這個大群體,成為“普通人”,才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不至于淪為被欺淩的角色。阿久努力的扮演一個普通女孩的樣子,普通的學習,不特別強也不特別差,普通的和同學的交往,普通的說話,普通的聊天。學校只有學習是不夠的,如果只是學會了學習也是無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的。小學的生涯,教會了阿久這一點。阿久在班級裏是一個普通的成績中等的,樸素的,喜歡看書的女孩子,最喜歡的詩人是席慕蓉。這是阿久的對外形象,她也一直在努力維持着這樣的設定。這種普通的女孩子比比皆是,沒有攻擊性,随處可見,所以也不會被敵視,被排擠。

比起自己僞裝出來的普通,教導小晴變得普通卻更難一些。雖然看上去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但小晴卻有着比別人更強的好勝心,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得到第一。不是誇獎,也不是別的什麽獎勵,而是“第一”這個稱號。問她原因,她說,只有“第一”才能活的最好。阿久想到了小晴的那個哥哥,不禁苦笑起來,十四歲的男孩即使找到食物,首先也是滿足自己吧,對于排列在下面嗷嗷待哺的妹妹們,也只是随意給予一點食物吧。所以小晴才會這樣追逐第一。

無法掩飾小晴的優秀,那只能教導她,作為一個普通的優等生了。一個普通的,只是成績好一些的,性格有些內向但很善良的孩子。這是阿久為小晴設計的對外形象,阿久也讓小晴貫徹執行。但是小晴卻經常我行我素,讓自己的人設崩了。兩人經常因為這個發生争吵。

“今天這個李靜經過你旁邊摔到了,你應該把她扶起來吧。”阿久說道。

“不想扶,我不認識她。”

“怎麽會不認識呢,她是你的同班同學啊,就坐在你前面的前面那一排。”

“扶了的話,她會不會以為是我推她的。”

“哪有這種事?”

“報紙上啊,不能扶摔倒的人,因為有可能會被訛詐。”

“喂,這個只是同學摔倒而已,誰會訛詐你啊。”

“阿久,不要這麽單純,現在這個世界是很可怕的。”小晴反而開始教訓阿久了,讓阿久哭笑不得。

最終,小晴的形象定格在,有點特立獨行的優等生,沉默內向,但是很有集體榮譽感。這個集體榮譽感是老師對她的評價,因為在運動會上,她報名了所有人都不肯報的兩千米長跑,并且拿到了第一。看到小晴很适應現在的學校生活,阿久也就不那麽強調她的形象問題了。最終,兩人初中都順利的畢業了,也有了一些朋友。文靜秀美的阿久甚至還有了少許的追求者。但阿久知道,自己的內心已經不會再向別的什麽人打開了。對那些追求者的回應也都是以學習為重。

兩人都順利的考上了重點高中。高中階段,小晴開始學習除了英語之外的一些語言,她覺得以後可能會有用處。阿久則學習的比較吃力一些,只能跟上現在的課程學習。兩人向福利院的老師,申請去辦了身份證。阿久在千裏巴巴上面申請了一個賬號,讓小晴幫別人翻譯一些東西,這樣可以賺些外快。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積攢了點錢,阿久從外地進來一些新奇的小飾品,小挂件,開始擺地攤。靠着擺地攤的錢,阿久買了自己的第一臺電腦,并且開了一個網店,在網絡剛流行起來的時候,網店生意并不是特別好,但至少能夠讓兩人不至于兩手空空。畢竟和同學們交往的過程中,有時候也需要用到錢的。

就在阿久以為高中也會像初中時候那樣平靜順利的渡過,現實卻又向她開了個玩笑。一天放學後,阿久被一群男孩子堵在了放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