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0-2 21:50:11 字數:1144

他們到京後的不久,湖南先後到京準備赴法勤工儉學的青年達四、五十人,是全國來人最多的省,并且蕭子昇還做了李石曾的秘書。由于華法教育會準備工作沒有作好,一時還不能赴法,一部分人出現急躁情緒。他一方面安慰大家,反複說明充分準備的必要性,一面和蔡和森等人一起,頻繁奔走于有關方面。在她的父親的協助下,蔡元培同意為湖南先辦一預備班,共60人。預備班在方家胡同開了隆重的成立大會,由蔡元培主持,她的父親講了話,一批湖南名流也應邀參加。

會後,并在報紙上發表了消息。

湖南的留法勤工儉學活動,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其他各省的青年,也陸續來到北京。

不久,華法教育會把預備班分設3處。一處在北京大學,一處在保定育德中學,一處在河北蠡縣布裏村。其中,蕭子暲、蕭子昇、陳贊周、羅學瓒在北京,蔡和森在布裏村,張昆弟、李維漢等人在保定。預備班一面學習法文,一面進工廠實習,學習操作機器等,為赴法勤工儉學作準備。

此時,他留在北京。同行來京的羅章龍已考進了北大預科,她的父親本來希望他也去報考北大。但是,教育部有一個規定,中等師範畢業生不能馬上考大學,先要服務幾年。他只好暫時擱下了這一想法。進不了北京大學,生活費用也沒有來源,他很想找個職業。最後,經過她的父親的聯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了一個條子,交給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钊:他君實行勤工儉學計劃,想在校內做事,請安插在圖書館。

10月間,他被李大钊安排在北大圖書館當了一名助理員。每天的工作除打掃外,還在第二閱覽室登記新到的報刊和前來閱覽者的姓名,管理15種中外報紙。

這時北大教授的月薪大多為二、三百元,他每月薪金只有8元。但因為可以閱讀各種新出書刊,他對這個工作相當滿意。

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人才荟萃,又是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各種思想、學術在這裏争奇鬥豔,新文化運動漸漸進入高.潮。在這裏,他不僅讀到了許多過去從未讀到過的書刊,而且參加了北京大學新成立的新聞學研究會、北京大學哲學研究會。他還見到了新文化運動中的著名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钊、胡适等。他在湖南一師時就常讀他們的文章,這時也不放過當面請教的機會。他組織在京的十幾個新民學會會員在北大同蔡元培和胡适座談,“談話形式為會友提出問題,請其答複。所談多學術及人生觀問題”。并且,他還結識了陳獨秀,并受到他的很大影響。

由于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論和行為給他以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此時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新學說開始受到關注,李大钊是中國熱情讴歌俄.國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天.安.門廣場親耳聽了他《庶民的勝利》的演說,并且閱讀了他刊登在《新青年》雜志上的文章《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開始具體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并且,他還認識了譚平山、王光祈、陳公博、張國焘等一些後來頗為著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