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妙扮回了道士,背着行囊,提着一把青劍,牽着一匹白馬。她心裏十分害怕,害怕被拒絕。她聽見一陣鐵蹄聲傳來,轉身望去,在紛飛的雪花之中,龍東赫騎着一匹黑馬奔出了南城門。

龍東赫騎馬奔來,一見修妙在此,他勒住缰繩,跳下了馬背,沒等他說話,就聽修妙低着頭說道:“我跟你走,好不好!”

龍東赫見修妙的一只腳不住氣的踢着雪地,笑道:“我回天修門,再不來西安了!”

修妙道:“那我也跟你走。”

龍東赫一瞧修妙并非說笑,蹙起眉頭笑道:“你跟着我,作甚?”

修妙的那只腳使勁的踢着雪地,踢出了一個小坑。她掉下的一連串淚珠,全掉進了腳下的小坑。龍東赫心想修妙無依無靠,留身碧山觀的确不是長遠,若是去了天貞觀,就遠離了花花人間,跟着他去天修門,倒也可行。

龍東赫轉過身說道:“你當真跟我走,那就走吧!”他跳上了馬背,笑眯眯的看着修妙用腳填平了那個小坑。

修妙已是淚流滿面,擡起頭時咯咯的那麽開心一笑。她從懷衣裏掏出一個紅錦囊遞向了龍東赫,笑道:“這是法日師兄讓我交給龍大俠的!”

龍東赫接手一看正是裝着大力水晶的紅錦囊,吃驚道:“大力水晶!”

修妙跳上了馬背,擡手抹了抹臉上的淚花。“這是碧山觀送給龍大俠的登位賀禮。”修妙嬌笑的說道:“法日師兄說碧山觀和天修門會一直友好下去。”

龍東赫感激這份厚禮,把紅錦囊揣進了懷衣裏,又滿眼傷感的望去北方,心中苦澀一聲:“裳兒!”

修妙觀其神色,說道:“龍大俠想起龍夫人了吧!”

龍東赫看去修妙,苦苦一笑:“一去千山萬水,你可別後悔。到時候,哭着喊着要回來,我可不陪你回來,你可想好了!”

修妙笑道:“總之我跟着你。”

龍東赫笑道:“跟着我可受苦。”

修妙忙道:“你吃什麽苦,我就吃什麽苦。我絕不叫苦,我能吃了苦。”

龍東赫“駕”了一聲,大馬奔起時喊道:“跟緊了!”

至從龍東赫離開了皇宮,紫霞就丢了魂兒,脾氣很是暴躁,吓得宮女太監連睡覺都睜一只眼。紫定把對龍東赫的留戀藏在了心底,因為朝廷和武林勢不兩立。雖然武林相助皇族殺退了天鳳,但是道還是那個道。聽說紫霞連着兩日水米不進,紫定特意來探。可惜葡喜死在了那場大戰中,醫女許冰成了紫定的貼身女侍。紫定走來了大花園,見紫霞坐在秋千上,一動不動,身子背對着她。她見候着的兩個太監兩個宮女全是愁眉苦臉,于是一擺手讓兩個太監兩個宮女退下了。

許冰對紫定小聲道:“殿下,奴婢去讓禦膳房準備!”

紫定點了點頭,許冰退下了。

紫定不敢步子太重的走到了紫霞身後,傾前身子關切的說道:“天涼,姐姐陪你回去。”

紫霞默默不語,也一動不動,冷不丁的說了一聲:“我不想做公主。”

紫定一愣,趕腳走來了紫霞面前,又是一愣,突見紫霞的眼神沒有半絲活氣。

紫定鼻子一酸,眼淚奪眶,她半蹲下身來,雙手捂着紫霞冰涼的雙手:“好妹妹,你這是怎麽了?”

紫霞淡淡的說了一聲:“我不想做公主。”她的眼淚死板的掉了下來,一顆一顆的掉在了紫定的手背上。

紫定強逼出笑臉說道:“好妹妹,你是想了龍大俠!”

紫霞沒有吭聲,兩個眼珠微微的動了動。

紫定道:“忘了他吧,他和我們天生注定不能在一起。你要學着堅強,學着放下。”

紫霞輕輕的搖了搖頭,起身又搖了搖頭。紫定跟着起了身,忙道:“好,那就記着他。”

紫霞一眨不眨的看着紫定,又輕輕的搖了搖頭。紫定心裏糊塗,小心翼翼的說道:“随你,姐姐扶着你。”

紫定攙扶起紫霞的一只手臂,見紫霞像似傻了那般的傻笑了幾下。紫定心驚膽戰,當即說些紫霞愛聽的話:“龍大俠年輕有為,紫霞高貴美麗,真是天生絕配,是不是啊紫霞?”

紫霞當真一笑,歡喜的點了點頭。

紫定心中“哎呦”了一聲,心知紫霞是個較真的性子。

紫霞眼神渴切的看着紫定,說道:“你能不能把弓神捕叫來天回殿?”

紫定道:“是要讓弓神捕去尋龍大俠嗎?”

紫霞認真的說道:“我從沒求過你,這就算求你一次了。”

紫定先應了下來:“只要妹妹金口一開,姐姐一定辦到。”又笑道:“我們姐妹好久沒好好的聚聚了,今兒個就在天回殿開懷暢飲。”

紫霞“嗯”了一聲,問道:“我甚麽時候能見到弓神捕?”

紫定道:“明兒個早朝,姐姐去找攝政王,你就放心吧,明兒個就能見到弓神捕。”

紫霞露出了笑臉,心情好了許多。

經過一場大戰,黃帝蒼老了許多。終日悶在禦書房,批閱奏折。虬公公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心知黃帝是為了龍珠發愁。

一個殿前公公走來,跪在禦書房門外禀道:“啓禀大帝,攝政王求見。”

黃帝面無表情的說了一聲:“宣。”

攝政王走進了禦書房,跪身禮道:“臣弟參見大帝,大帝天壽!”

黃帝沒有心情的說道:“平身罷!”

攝政王起身禀道:“啓禀大帝,經過慎重審查,貢米商沒有反亂嫌疑,已被流放邊固。”

黃帝道:“凡人豈能鬥過妖精。流放邊固太過重罰,從輕發落。”

攝政王禀道:“是!臣弟認為複得龍珠有望。”

黃帝慌忙起身,說道:“快快禀來!”

攝政王禀道:“能拯救龍珠的有三位,分別是半人半仙、劍天吼、趙老栓。”

黃帝面露失望之色,坐下身說道:“妖界步步驚險,非武林可踏。即使武林願意相助,恐怕難以找到通往妖界的路。”

攝政王禀道:“大帝,臣弟認為可找紮大善人出面相助。”

黃帝不贊同的“哎”了一聲,說道:“宮中之事,不可勞煩紮大善人。這是天意,是對本帝荒淫的懲罰。只要華國永久太平盛世,上仙定會出面相助。”

攝政王禀道:“大帝是否批閱詹喾遞上的奏折?”

黃帝道:“詹喾要修建固守長城,本帝認為沒有必要。千古四國鼎和,互守和信。”

攝政王禀道:“啓禀大帝,西洋海盜日見增多,十日前已在釣魚島侵動。”

黃帝吃驚的“噢”了一聲,攝政王又禀:“戰俘交代,其是西洋海軍。詹喾率領一萬軍船已将西洋海軍逼退在鯊海島附近。”

黃帝拍案怒喝:“荒唐,詹喾是故意和本帝作對!”黃帝氣的吹胡瞪眼,一把掃掉了書案上的一厚疊奏折。

虬公公吓的身子踉跄了一下,攝政王禀道:“大帝息怒!”

黃帝怒道:“正道一正,邪道一邪,正邪天敵,無論道義。必須殺其,除其,滅其,為大國本治。一個逼退後患無窮,速命詹喾全而除其。”黃帝指着攝政王,又道:“致書西洋國王,提醒他華國的和字有個口。”

攝政王禀道:“臣弟遵旨!臣弟告退。”

攝政王退出了禦書房,虬公公跟着走出了禦書房。攝政王朝着九十九個大石階走下,聽身後有人喚他。攝政王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見虬公公走來揖禮笑道:“奴才見過攝政王。”

攝政王笑道:“大總管有何事?”

虬公公笑道:“紫定殿下想請弓神捕指點武技,紫定殿下懇請攝政王成全。”

攝政王為難一聲:“這!”

虬公公笑道:“弓神捕指點一時半刻即可!”

攝政王道:“好罷!”

虬公公揖禮笑道:“多謝攝政王成全,奴才恭送攝政王。”

第二日一早,弓神捕趕來了天回殿。

紫霞揖禮道:“神捕大人…”

弓神捕慌忙揖禮禀道:“下官惶恐,受不起殿下大禮。”

紫霞依然揖禮道:“本殿懇請神捕大人弄來一粒月隐丹,本殿以萬兩黃金交換。”

弓神捕跪身禀道:“下官懇請殿下收起大禮。”

紫霞也跪身禮道:“只要神捕大人應了本殿。”

弓神捕吓的滿身冷汗,忙禀:“是是,快請殿下起了金身。”

紫霞歪着小臉一樂,奔起了身子。弓神捕戰戰兢兢的起了身,用衣袖擦了擦滿臉冷汗。如果被傳出去了,他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

弓神捕揖禮道,“啓禀殿下…”

紫霞急忙打斷:“不許反悔。”

弓神捕禀道:“下官不會反悔。月隐丹遠在慶重七峰寺,需要一月時間得手。”

紫霞叫道:“這麽久哦!”又撒嬌道:“大人想想辦法,大人想想辦法。”

弓神捕禀道:“下官定當盡力,最快要二十日。”

紫霞一刻都不想等,但沒有辦法。“好吧!”紫霞笑盈盈的說:“就二十日,不許告訴任何人。”

弓神捕禀道:“是!下官告退。”

紫霞揖禮笑道:“本殿恭送神捕大人。”

吓得弓神捕一刻也不敢多留,落荒而逃的奔出了天回殿。紫霞一想能離開皇宮去天修門就偷着發聲笑,她走出天回殿對候在門外的宮女太監笑道:“賞,統統賞。”她悠哉的邁着八字步,走進了天回殿。兩個宮女和兩個太監十分納悶的相視着,不明白殿下怎麽就像變了個人。

龍東赫和修妙連着行了八日,來到了漢城郊外,望見遍野死屍,臭氣熏天,到處是官兵在焚燒屍體,道士作法。漢城是西安去往慶重的必經之地,漢城距離西安和慶重各有六千裏路。

龍東赫跳下馬來,捂住口鼻對一個官兵問道:“官大哥,怎麽死了這麽多百姓?”

官兵的臉上蒙着口罩,說道:“這些都是登城逃荒來的難民,城裏還有許多難民。”龍東赫心情哀傷的看着遍野死屍,修妙捂住口鼻問道:“登城又在哪裏?”

龍東赫道:“距離漢城有一千裏路。”

修妙道:“登城和慶重一個方向嗎?”

龍東赫道:“慶重在西南,登城在北邊。”

修妙道:“哎!不知道登城有沒有道術高強的道士。”

龍東赫道:“你想做什麽?”

修妙道:“登城肯定死了不少百姓,萬一屍變就麻煩了。”

龍東赫驚道:“什麽是屍變?”

修妙道:“人死過萬,陰氣煞重。屍不入土會發生屍變,那可害人不淺。活人被兇屍咬上一口,魂魄會直接被打入無間地獄。”

龍東赫恍然記起曾經在鐵蜜村向茂山提過屍變,對修妙道:“兇屍是鬼嗎?”

修妙道:“兇屍是魔鬼,屬惡鬼異變。魔鬼只有一路,那就是沒有輪回的無間地獄。”

龍東赫跳上了馬背,回頭對着修妙說道:“我們趕去登城,眼見放心。”又笑道:“你捂住口鼻,我也能從你的臉上看出花意。”

修妙一羞,心中溫暖,低着頭,小聲說:“總之我跟着你。”

龍東赫笑道:“你何時許配了夫君,就是讓你跟你也不願意了。”

修妙一恐,心中冰冷,擡起頭盯着龍東赫,越盯越惱。

龍東赫笑道:“我的臉上也能看出花麽!”

修妙嗆道:“能看出恨,不離你了。”

龍東赫不知修妙愛着他,因為他的心上只有綠裳。

修妙騎着大馬向北方快奔,時不時的會回過頭望一眼龍東赫。每望龍東赫一眼,她的心就開心一下。但她依然不知氣惱什麽,就是不想面對龍東赫。在夜幕降臨之時,龍東赫和修妙來到了一片小樹林。小樹林裏擠滿了逃荒的難民,星星點點的篝火照亮了整片樹林。有啃着幹骨的孩子,有上吊的婦人。由于難民衆多,林間無道,龍東赫和修妙牽着兩匹大馬步行,他們發現這些難民的眼神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他們。龍東赫和修妙很警惕的牽馬走着,越往前走越感覺後面殺意漸濃。

龍東赫小聲說:“慢點走!”

修妙放慢了腳速,小聲說:“我有點害怕。”

龍東赫道:“他們餓急了!”

修妙忙道:“把幹糧分給他們吧!”

龍東赫道:“那樣,我們會被他們活吃了。”

突然傳來一陣嬰啼,惹的難民們蠢蠢欲動的相視着。龍東赫和修妙感覺氣氛越來越緊,就像一座随時會噴發的火山。

突然,一個少婦抱着一個三四歲大的男童,跑來擋住了二人的去路,少婦跪下來求道:“二位大爺,給點吃的吧!”

男童奄奄一息的叫了一聲:“娘!”

修妙心一軟,忙解下背囊,從背囊裏翻出一個白馍給了少婦,一瞬間所有的難民全站了起來。他們紅着眼睛,咽着幹燥的喉嚨。那少婦就那麽跪着,狼吞虎咽的往男童的嘴裏塞着白馍。修妙和龍東赫不敢動步,一時間整片樹林裏滿是咚咚的心跳聲。

冷不丁的,一個年輕男子說道:“大爺,還有吃的麽?”

修妙鼻子一酸,失聲哭了出來。随即,整片樹林裏滿是哭聲。

龍東赫也紅了眼眶,對難民們喊道:“我們要趕去登城防有屍變,只能留下一匹馬。”

沒有一個難民說話,難民們讓開了一條道。龍東赫和修妙相視一愣,就聽人群中一個沙啞的聲音大喊道:“二位大爺,請上路!”

龍東赫和修妙含着眼淚,一并敬上抱拳。

兩匹大馬在夜色之下一路狂奔,次日晌午,龍東赫和修妙趕來了一座荒山頂,遠望見登城的城門緊閉。在荒山與城門之間的荒野上有七八萬死屍,黑壓壓的暴曬在太陽下。有上千頭大狼吃着腐屍,烏鴉一驚一大片。兩匹大馬奔下了荒山,馳道了堆滿了死屍的荒野。龍東赫和修妙跳下了馬背,半蹲下身子的觀察一具死屍。死屍的皮膚已經變黑,風幹之象。修妙一手捂住口鼻,一手在荒地上擦了擦,用沾滿了幹土的手扳開了死屍的眼睛,見眼睛完好無損。

龍東赫道:“會屍變嗎?”

修妙道:“暫時不會!”她起了身,拔出青劍在死屍的額頭上橫着劃了一刀,見有半綠半紅的血液從刀口上冒了出來,血液還帶着熱氣。

龍東赫驚愕的睜大了雙眼,修妙道:“血液變綠就是兇屍,看樣子要六七日。”

龍東赫放眼望去遍野死屍,說道:“僅一方就有這麽多死屍,四方的死屍該有多少。”

修妙道:“一屍變,登城必亡。”

二人騎着大馬趕來了西城門外,龍東赫對着城牆上的士兵喊道:“我們是道士,請開城門。”

城牆上立着五百門火炮,一長列精銳士兵都帶着口罩。一個銀甲校尉俯下身來,對着城牆下的二人冷臉大喊:“滾遠。”

修妙嘀咕:“怎麽能随便罵人,官長狗嘴一點不假。”

龍東赫強顏歡笑的喊道:“大人,我們是道士,趕來防有屍變,請放我們進城。”

校尉大喊:“上頭有令,任何人不準進城!你們別來讨惱,快些滾遠。”

修妙嘀咕:“衙門為何不許難民回城,豈有此理。”

龍東赫對修妙道:“夜進。”

修妙點了點頭,與龍東赫原路返向那座荒山。兩匹大馬慢悠悠的并行,修妙道:“龍大俠,餓了吧!”

龍東赫點了點頭,笑道:“你叫我大哥罷!”

修妙嘿嘿一笑,“嗯”了一聲。

龍東赫望去狼群說道:“不知狼肉能吃麽?”

修妙道:“吃了狼肉會中屍毒,只能忍到天黑了。龍大,嗯…”修妙心上燃燒,低下頭趕着叫了一聲:“龍大哥!”

龍東赫應道:“嗯!怎麽了?”

修妙欲言欲止的輕輕咬着嘴唇,龍東赫見狀問道:“怎麽了?”

修妙支支吾吾的說:“你,嗯,你…”

龍東赫道:“什麽你嗯你?”

修妙難為情的一笑,擡起頭看去龍東赫說道:“一進城你最想吃什麽?”

龍東赫苦笑道:“你在這麽多死屍的地方問這麽個問題,我絕不能回答!”

修妙道:“那也是啊!呵呵…”修妙笑了幾聲,又難為情的說道:“你,嗯,想沒想紫霞公主?”她低下了頭,有點害怕。

龍東赫驚道:“紫霞!”他眼神迷茫的望去那座荒山,說道:“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想起她了。”

修妙後悔的蹙了蹙眉頭,說道:“紫霞公主送給你那麽有心的紅錦囊,肯定是喜歡你吧!”

龍東赫驚愕的說道:“怎麽可能。”

修妙就想問個徹底,說道:“你喜歡紫霞公主麽?”

龍東赫果斷的說道:“不喜歡,也不會喜歡。”

修妙心中很是歡喜,眼露笑意,擡起頭笑眯眯的看着龍東赫,說道:“你喜歡什麽樣的女子?”

龍東赫眼神憂傷的就似下着一場雨,望去了北方天空。

修妙被他的眼神感動到痛,愧疚的說道:“對不起,龍大哥!”

龍東赫低下了頭,慢慢的搖了搖頭。修妙感覺天再冷也比不過龍東赫的心寒,她一直很好奇龍夫人怎麽會去世?顯然,這個謎題只能壓在心底。

龍東赫和修妙騎馬返回了荒山頂,兩匹大馬卧了下來。龍東赫的後背靠在一匹大馬的馬身上,看上去情緒很是低落。他仰着頭,似睡非睡的樣子。修妙依着龍東赫的肩膀,眼睛偷偷的瞄着對面的龍東赫。二人不知不覺的睡着了,被夜裏的一陣冷風吹醒了雙眼。修妙第一個睜開眼睛,一瞧抱着龍東赫。突聽龍東赫張大嘴“啊嗚”了一聲,她趕緊側過身子裝睡。

龍東赫覺飽的睜開了雙眼,恰巧仰望去滿天星星。他側了側頭,笑道:“你睡的真死啊!”

修妙睜着眼睛,撅起嘴心道:“你巴不得我死,是不是!”她氣惱的不禁的“哼”出一聲,龍東赫聞聲笑道:“你在夢裏和誰鬥氣了!”

修妙竊竊一笑,閉着眼睛說了聲:“冷!”

龍東赫起了身,把身上的白羽鬥篷蓋在了修妙身上。修妙早已被溫暖融化了,心裏美的無以言表,又怕把龍東赫凍病了,微笑的說了聲:“好香啊!”她意猶未盡的睜開了雙眼,趕緊跳起了身,雙手把白羽鬥篷遞給了龍東赫,龍東赫接過白羽鬥篷笑道:“哪裏香啊?”

修妙小臉紅撲撲的笑道:“睡的好香啊!”

龍東赫道:“進了城給你買件鬥篷。”

修妙笑道:“我心裏暖着呢!”

龍東赫笑道:“你扮回女子可好看了!”

修妙聞言美的肝兒顫了顫,心道:“男子誇贊女子美貌,多半是…嘿嘿!”

龍東赫見修妙低着頭笑的有些呆傻,問道:“你笑甚麽呢!”

修妙擡起頭笑盈盈的說道:“這個啊保密!”她一轉身,登時驚吓的用手捂住了嘴巴。她望見登城上方的夜空沒有一顆星星,這難道就是令道教聞風喪膽的!

修妙心道:“不會吧!千萬別別別。”

龍東赫見修妙的後身一動不動,走前一步突見修妙滿臉汗珠。

龍東赫驚訝的笑道:“你心裏暖成這個樣子啊!”

修妙眼神惶恐的閃着淚光,忙道:“龍大哥,我們快去碧山報信!這裏待不得,真的待不得。”

龍東赫臉色一緊,問道:“怎麽了?”

修妙像似連說都不敢說,龍東赫又道:“你發現什麽了?”

修妙惶恐的說道:“你瞧登城上方的夜空沒有一顆星星。”

龍東赫轉身望去,果真如修妙所言。他急忙轉過了身又見修妙全身顫抖的盯着他,急道:“你快說,到底怎麽回事?”

修妙的眼神像似快逃的轉過頭望了一眼後方的夜下,皺死眉頭的回過頭說道:“星離城,天地混!登城是天坑,無比恐怖。”

龍東赫道:“天坑是甚麽?”

修妙道:“天坑是人界的缺口,妖魔鬼怪能從天坑來到人界。”

龍東赫十分驚懼的“啊”了一聲,毛骨悚然的看着修妙。

修妙道:“仙佛有十竅,九竅正一竅邪。妖魔有九竅,一竅正八竅邪。神鬼有八竅,三竅正四竅邪。人獸有七竅,四竅正三竅邪。正邪共三十四竅,平分十七竅。”

龍東赫道:“這是什麽意思?”

修妙道:“正邪天敵,平分秋色。人界天坑,邪搶七竅。到那時,邪就壓正了。”

龍東赫道:“自古以來邪不壓正!”

修妙道:“邪不壓正,不完全是正就壓邪!”

龍東赫打了個寒噤,問道:“那怎麽辦?”

修妙道:“唯有填平天坑,堵了人界缺口。”

龍東赫道:“怎麽填怎麽堵?”

修妙道:“盤古大帝是仙中唯一的十竅正,盤古大帝能及。再就是龍珠。”

龍東赫為難的“這”了一聲,修妙道:“登城的上方天空開個口子,邪就會來到人界。道經記載,天坑成形要三十年。”

龍東赫聽後松了一口氣,說道:“我們快進城聯合登城所有道觀,來防止屍變!”

修妙道:“如果我們一進了登城,就只有三十年可活了。”龍東赫驚道:“這是為何?”

修妙道:“道經記載,人進天坑只活三十年。我們快去碧山報信。”

龍東赫道:“你去碧山報信,我進城聯合道觀防止屍變。”

修妙急道:“不不,我跟着你!”

龍東赫道:“事不宜遲,你快去碧山觀報信。”

修妙急的哭了,拉緊龍東赫的白羽鬥篷:“我不,我要跟着你。你不會道法,會有危險。”

龍東赫道:“我身懷天修心法,雖不精通,足以保身,你快去報信。”

修妙忽地抱緊了龍東赫,哭道:“我要跟着你,我不離開你。求求你,不要趕我走。”

龍東赫生氣了,一把推開修妙喝道:“快去報信。”緊接飛身上馬,揚鞭疾奔。

修妙大哭大叫:“我要跟着你!”緊接飛身上馬,揚鞭疾追。

龍東赫騎馬奔下山腳,雙手緊勒缰繩,大馬仰蹄嘶叫,龍東赫氣惱的瞪着追來的修妙。龍東赫怒道:“十萬緊急,你為何這般不懂事?”

修妙哭道:“我不敢離開你,我怕。嗚嗚…”她哭的那般傷心,猶如生離死別。

龍東赫見修妙哭的甚是傷心,怒帶半消的說道:“屍變後果不堪設想,應以大局為重。”

修妙哭道:“我們進城,讓人去碧山報信。”

龍東赫喝道:“我不想你只活三十年,你快去報信。”

修妙一愣,破涕為笑:“我跟着你,我不怕。”

龍東赫無奈的“你”了一聲,輕“哼”了一聲嗆道:“我從你的臉上看到的全是氣,駕駕!”龍東赫騎馬飛奔而去,修妙撅起小嘴心道:“總之我跟着你!”

兩匹大馬奔過了遍野死屍,奔來了城牆的不遠處。龍東赫跳下馬背,從地上抱起一具死屍,把死屍放在了馬背上,對馬兒說道:“你若能聽懂我言,就把死屍帶去漢城。”

馬兒的一只前蹄在地上踏了三下,修妙笑道:“一馬去太孤獨了。”她抱起一具女童的屍體放在了馬背上,對馬兒笑道:“去吧!”

兩匹大馬朝着荒山奔去,龍東赫和修妙目送着兩匹大馬消失在夜色中。

龍東赫看去修妙說道:“你先進。”

修妙點了點頭,身子卷縮成一團像個車輪的朝前滾了一下,第二下已滾上了城牆,龍東赫驚道:“這就是碧山絕學,滾輪騰!”忽聽那城牆上的士兵大喊:“有人闖城!”

龍東赫當即使出天修絕飛,身如一道流星的飛越了城牆。

城牆上的士兵大喊:“有鬼影有鬼影!”

由于對登城的地形不熟,只能等天亮行事。龍東赫和修妙藏身在一處無人住的宅院,尋找了半天也沒尋到一粒米。龍東赫在一間屋子裏生氣了柴火,修妙靜靜的坐在他的對面。

龍東赫笑道:“餓壞了吧!”

修妙神采奕奕的笑道:“一點不餓,你餓壞了吧!”

龍東赫“嗯”了一聲,說道:“你跟着我,挨餓受凍。”

修妙笑道:“總會苦盡甘來,我不後悔。”

龍東赫黯然神傷的說道:“我是個絕情的負心漢!”

修妙驚訝的歪了歪頭,隔着火苗瞧着龍東赫惆悵的眼神。她感覺龍東赫又在思念龍夫人,她不知自己是嫉妒是羨慕還是同情。她往柴火上填了一根幹柴,眼睜睜的瞧着龍東赫身子朝後仰倒。龍東赫閉上了雙眼,默默的流出了眼淚。

柴火一直暖到了天亮,修妙坐在龍東赫的身前,她默默的流着眼淚,看着龍東赫睡着的雙眼流着眼淚。一陣紛亂的奔跑聲從院外傳了進來,修妙以為是士兵追捕他們而來,又聞院外的奔跑聲越來越多,修妙用手搖醒了龍東赫,其實她不想這麽做。

龍東赫一邊起身,一邊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修妙一邊往屋門外走,一邊說道:“不知道,我們快出去看看。”

龍東赫一瞧柴火正旺,奔出屋門奔來了院門。修妙從門縫裏窺見百姓蜂擁而至,向一個方向奔跑。

修妙說了一聲:“快去看看。”她打開了兩扇院門,龍東赫看着修妙說道:“你一夜沒睡嗎?”

修妙看去龍東赫笑道:“我精神着呢!”

他們随着接踵比肩的人群向東疾奔,為了防止被人群沖散,龍東赫和修妙同時拉起了彼此的手,他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們奔來了一條很長很寬的街道,已見厚厚實實的“人牆”擁擠在了長街的兩邊。許多的士兵把守在長街的兩邊,防止這些餓急了眼的百姓哄搶糧食。

幾百輛三套馬車奔了過來,“人牆”浩浩蕩蕩的叫喚了起來。每一輛馬車上堆滿了糧食,每一輛馬車上有六個士兵把糧食扔向街道兩邊的百姓。擠在前邊的人群舉手哄搶,擠在後邊的人群猛猛的往前擠。

龍東赫和修妙毫無辦法的順着力勢往前擠,就感身後的力勢越來越拼。士兵們拼盡全力的與百姓推推嚷嚷,一些越界的百姓直接被士兵就地正法。但是沒有一個人懼怕士兵的長矛,士兵們害怕的直往後縮。

前邊的“人牆”被擁擠而上的“人牆”壓垮,許多百姓被踩死擠死。一條長街簡直亂如螞蜂窩,幾百輛馬車被哄搶一空,幾百匹大馬被哄搶一空,一時間全街哄搶。

龍東赫擠在人群中大聲叫喚:“修妙,修妙…”

修妙擠在人群中大聲叫喚:“龍大哥,龍大哥…”

他們被無數人潮越沖越散,越沖越遠,就像生離死別,從此要天各一方。血洗了這條長街,遍街的悲嚎,遍街的哄搶,遍街的殘殺。龍東赫在擠滿死人活人的長街上艱難的奔走,大聲叫喚:“修妙,修妙…”他越是心急越叫的大聲,越叫的大聲越是心急,眼前這麽多的死人,這麽多的血流,他心急的哭了,哭叫着:“你在哪裏,修妙…”忽聽身後傳來一聲動聽的熱情叫喚:“龍大哥,我在這裏!”龍東赫的心一瞬間洶湧了,不顧一切的轉過身,修妙撲進了他的懷裏,他抱緊了修妙。豆大的熱淚從下巴一連串的掉下,一連串的掉在了修妙的頭頂,他還是那個深愛着綠裳的龍東赫嗎?他只想在此刻抱緊她。

原來至從登城發了旱災,道觀一個接一個的空了。龍東赫和修妙一直尋找到傍晚,來到了一座無人道觀。龍東赫站在門前望着沒有一顆星星的夜空,心中茫然焦急。修妙恭敬的跪在蒲團上,仰視着六丈高的玲珑仙像。她在給登城百姓祈福,她在給華國百姓祈福。龍東赫轉過身的同時修妙起了身轉過了身,他們同時露出了微笑。但是,他們已經很餓了。

龍東赫笑道:“你留在這裏等我,我去找些吃的來!”

修妙走來說道:“我要跟着你,我知道哪裏有吃的。”

龍東赫道:“哪裏?”

修妙笑道:“吃不盡當屬官府。官府就在我們來時的路上,離道觀很近。”

龍東赫笑道:“我們快些去,把屍變一事告訴登臺大人。”

修妙略微遲疑的“嗯”了一聲,跟着龍東赫一起趕去了官府。

官府的附近圍滿了難民,官府的大門外設了十幾道鐵籬笆。座着一百門火炮,炮口對準了難民。

龍東赫和修妙混在人群中,修妙道:“這節骨眼,官性如匪十分平常。”

龍東赫道:“何以見得?”

修妙道:“倘若是為民着想的好官又怎麽能把炮口對準百姓。”

龍東赫道:“言之有理,我們摸進去靜觀其變。”

二人來到一個僻處,飛身上了官府裏的一處殿頂。聽到後方的一處殿裏有樂器奏音,方圍有重兵把守。修妙聞到空氣中散發的檀香味,龍東赫道:“這香味很熟悉。”

修妙道:“供奉用的檀香,用來驅趕飄來的屍臭。”

龍東赫道:“你去找些吃的,我去找官大人。”

修妙依依不舍的說道:“小心!”

龍東赫使出天修絕飛,轉瞬間飛到了後方的那處殿頂。他揭開了殿頂的一塊瓦片,眼睛朝下窺去。

殿裏燈火通亮,一列舞姬聞樂翩翩起舞。登臺大人和孤方先生一并坐在高座,其樂融融的觀賞着樂舞。

龍東赫心道:“百姓危難水火,你們居然如此享樂,豈有此理,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