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快滿兩歲的時候,嬸嬸卷走了所有值錢的東西,跟着聊天認識的男人跑了。出門躲債的叔叔過了好幾天才回來。他回來把正在住的房子抵押給高利貸還債,根本無暇顧及嬸嬸跑掉的事情。即使房子沒了,人卻還是需要地方住的,他在城鄉結合部附近租住了十五平米左右的平房。房子小而逼仄,陰冷潮~濕,沒有洗澡的地方,廁所共用,周圍來往人群複雜。
阿久和女嬰也只能一起搬到了這個地方。房子裏只有一張床,和一個墊子。叔叔不在家的時候,阿久和女嬰可以睡在床~上,叔叔一旦回來了,他們就只能睡在墊子上。阿久擔心女嬰受寒,所以經常跑到垃圾堆附近,撿拾一些別人不要的衣服,破棉絮之類的東西,給女嬰墊上,這樣可以暖和一點。廢品收購站的張奶奶,有次看到阿久在垃圾桶撿東西吃,心生恻隐之心,而後一直悄悄的關照着這兩個可憐的孩子。
女嬰漸漸的長大了,阿久已經抱不動她了。張奶奶給了阿久一個別人扔掉不要的破舊小推車,這樣阿久可以推着女嬰出來逛逛。阿久有時候也會推着女嬰出來,邊走邊撿別人扔掉的空罐子和塑料瓶,然後拿到收購站給張奶奶,換一點微薄的零錢,買點饅頭什麽的。女嬰沒有取名字,也沒有上戶口,阿久就一直叫她妹妹。
有一天,叔叔不告而別再也沒有回來,房東因為半年沒有收到房租了,實在沒辦法就斷了水電,兩個小姐妹就這麽躺在黑乎乎的屋子裏。黑暗中,仿佛會有可怕的怪物突然鑽出來。阿久和妹妹抱在一起哭泣着。雖然阿久把大部分食物都省給妹妹吃,然而還是不夠,某天妹妹睡了過去,一直也沒有醒。阿久吓壞了,趕緊把妹妹推到收購站張奶奶那裏。張奶奶幫忙叫了救護車,妹妹被送到了醫院。昏倒的原因是饑餓、重度貧血和營養不良。作為監護人的叔叔,一次也沒有出現,後來是張奶奶以及當值的醫生分別墊付了檢查以及救護車的費用。阿久哭泣着抱住張奶奶,有時候她覺得張奶奶就像自己真正的奶奶那樣,關心着愛護着自己,她珍惜着這樣來之不易的溫暖。
張奶奶年歲已大,身體也經常不太好,她的子女們也都反對她去撿垃圾,但她執意要繼續,同時也對兩個小女孩放心不下。她擔心自己哪天撐不下去了,兩個孩子不知道該怎麽辦。
于是她來到了附近社區,社區的職員對張奶奶很熟悉,馬上就和她打招呼。
“張奶奶,又來收舊報紙吧,這個月的不多,你再過十天左右來吧。”社區的王主任笑着道,她大約四十歲左右,體型略胖,看上去溫厚善良。
“不是,我今天是想來問問,有兩個小女孩,家裏沒有大人,有沒有什麽政策可以照顧他們。”
“小女孩,多大了?”
“一個三歲,一個八歲。可以送到福利院嗎?”
“還很小啊,孩子們家裏是什麽情況?”
“孩子爸爸欠了半年房租,後來就一直沒回來,孩子媽媽好像是跟別的男人私奔到外地去了,根本找不到,孩子們很可憐,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的年紀也大了,照顧他們精力也不夠了……”
“好的,我去看看,到時候看能不能安排他們去福利院。”王主任表示會抽空去看看情況。
王主任向領導彙報了張奶奶說的情況,社區方面也非常重視,專門派了兩名工作人員過來探訪,在确認了情況屬實之後,也向領導作了後續彙報,社區向民政部門申請,希望由福利院方面接收兩個姐妹。但民政部門以兩姐妹父母都在為由拒絕了社區的請求。社區負責人對于這樣的情況也感覺到非常棘手,最後由社區方面申請了專項資金,用于小姐妹的生活,并且定期會有人員專門來看望兩個孩子。希望孩子們能有好去處的張奶奶,對于這樣的結果有點失望,但畢竟還是能對孩子有點作用,這樣想來自己也可以稍微放心一下了。
晚上,張奶奶把阿久和妹妹叫來吃飯。看着兩個孩子狼吞虎咽的樣子,張奶奶感到一陣心酸。明明還處在被家人好好呵護,嬌生慣養的年紀,卻要面臨這樣的處境。等孩子們吃完飯,張奶奶認真的對着阿久說了自己的事情。
“阿久,奶奶可能不能再照顧你了……”
“奶奶,你怎麽了,是不是阿久不乖惹你生氣了?”阿久泫然欲泣。
“不是,你們都很乖,奶奶老了,生病了,不中用了,要去醫院做手術。”張奶奶嘆了口氣,“以後如果有什麽事情,阿久你就去社區找王阿姨。就是上次帶面包給你吃的那個阿姨。”
“我要奶奶,我只要奶奶陪着我……嗚嗚嗚……”阿久總覺得張奶奶說的話有種訣別的意味,緊緊的抓~住張奶奶的衣袖不放。妹妹看到姐姐哭了,也跟着哭起來,張奶奶抱着兩姐妹,老淚縱橫。三人哭成一團。
第二天,張奶奶的家人就把她接走了,阿久和妹妹躲在牆角邊,看着她坐在黑色的汽車裏,越走越遠,消失不見。
阿久再一次的眼睜睜的看着她生命中的溫暖離他而去。曾經的溫情消失了,她的人生再次陷入寒冰,就像永遠都無法醒來的黑夜,即使掙紮着也看不到天亮的時候。和張奶奶在一起的時光仿佛一場溫柔的夢境。
為什麽,自己僅有的一點溫暖,也不能保留住呢。這個世界對我為何如此的殘忍,父親母親,奶奶都不見了,連對他們好的張奶奶也走了。縱使自己再大聲的哭,也不會有人聽見,也不會有人在意。阿久咬了咬嘴唇,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即使為了妹妹,也要努力的活下去。
阿久到了可以上學的年紀了,社區的王主任也對阿久說了上學的事情。但妹妹也處于非常幼小的年紀,根本不能離開別人的照顧,所以阿久根本不肯去上學。
王主任和學校聯系了,并且說明了阿久家庭的特殊情況,所以學校特意允許阿久早上來學校上課,下午提前兩小時放學回去照顧妹妹,而早上的時候,妹妹就暫時寄放在社區,由附近的老人們組成的志願者來照顧。
“阿久,你不能把所有時間都耽誤在照顧妹妹上面,如果不上學的話,你長大了連工作都找不到,更無法照顧妹妹了。至少要把初中的義務教育課程都上完。你們的生活費用社區會支援一部分,我也會向其他社會團體請求幫助,這些你不用太擔心。”王主任輕輕的把手放在這個瘦弱的肩膀上,仿佛重一點,她就會倒下。
“謝謝,王阿姨,我再考慮考慮。”阿久咬咬嘴唇,回答道。
“嗯,你好好想想,畢竟是關乎你一生的大事。想好的話,把戶口本拿過來,我給你去辦手續。”王主任溫柔的看着小女孩。
阿久點點頭,心裏湧起一陣暖意。在這個世上也是有人關心自己的。晚上,阿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在床~上睡不着。思考着未來,思考着以後無限的可能性,自己和妹妹肯定都需要有謀生技能,不可能一輩子都靠着社區救助以及好心人的捐款。而正如王主任所說,完全沒有上過學,甚至字都不認識的人,在現代社會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尤其是,現在所有人都在用電腦這種機器。阿久沒有用過電腦,但幾乎所有去過的地方,都在使用。如果所有人都會用,所有人都識字,那麽自己不會,自己不識字,不能擁有別人所能擁有的技能,根本無法在以後的世界立足。也無法繼續照顧好妹妹。為了讓妹妹健康的長大,也為了以後自己能掙錢吃飯,阿久決定去上學,去讀書,去識字。
第二天,阿久在出租房裏翻出已經發黃的戶口本。來到社區,轉交給王主任。
“王阿姨,這是我的戶口本,還有,謝謝您。”阿久感激的望着王主任。
“阿久,你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這樣,我根本不會管你。但是你真的還是個孩子,所以,還是試着去相信,去依賴一下大人吧。”王主任走出社區服務臺,把阿久摟在了懷裏。這個懷抱,像明媚的陽光中,那溫暖的母親的懷抱。離開這個懷抱的瞬間,阿久覺得自己又身處在那嚴寒的現實世界了。阿久想起今天來還有一個想要問的問題。
“王阿姨,我想問一下,妹妹沒有辦過戶口,她以後可以上學嗎?”
“妹妹從出生就沒有上戶口嗎?”王主任很驚訝。
“是的,妹妹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嬸嬸在妹妹一歲的時候就走了,後來搬到這裏之後,叔叔也走了,妹妹應該是沒有上過戶口。”阿久皺着眉道。
“沒有戶口會比較麻煩,肯定是不能上學的。這樣吧,我幫你去問問,明天告訴你。這邊我包的一點餃子,你帶回去和妹妹一起吃。”王主任點點頭,向阿久示意。
“好的,謝謝您,王阿姨!”阿久向王主任道了謝,然後帶着餃子,興沖沖的回家了,妹妹特別喜歡吃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