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0-2 21:38:41 字數:1829

歷史追憶到楚漢時代。

韓信逃到南鄭投奔劉邦以後,劉邦只安排他當了一名管軍糧的小官——治粟都尉。

蕭何去體察民情,巧遇韓信,被眼前這個: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懸膽、唇紅齒白、風度翩翩、潇灑不羁的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吸引,況且韓信對糧草的治理真可謂是井然有條。

蕭何小聲對貼身侍衛:“去打聽下,這位大人的情況。”

“回禀大人,他叫韓信,是從項羽麾下投奔過來的執戟郎,如今在後勤管理糧草,首先提出‘推陳出新’概念使用糧草的人物。”

當年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讓他管理糧倉,韓信創造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這樣可以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從而使蜀中糧倉不再有變質浪費的現象,這無疑是倉儲管理史上的創舉。

這是蕭何和韓信的初遇。

幾天後,一個午時三刻,劉邦的大營外有人來報說帳外有個叫韓信的求見。劉邦正午睡醒來,勉強擠出笑容接見了他。

只見韓信滔滔不絕:“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好帥呀……”

蕭何此刻陶醉了,陶醉于他的雄才偉略、他的神彩飛揚、他的英俊不凡、他的……

在蕭何的一再旁敲側擊下,劉邦留下了韓信,封他做了一個參将。

蕭何将一切歸于緣分,這就是命運安排。

晚上蕭何輾轉反側,望着窗外明月,不禁又想起白天見到韓信的情形,他的言談舉止、他的一颦一笑深深地刻入蕭何的腦海,餘音袅繞,揮之不去。

蕭何哀嘆:“哎,主公也真是的,如此良才只給他個參将真是可惜啊,韓公子一定會覺得委屈的。”

更多的接觸,蕭何發現了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後,向劉邦大力舉薦,但劉邦仍舊沒有重用他。

韓信失望之下,決定逃離漢營,另覓出路。

又是一個讓蕭何不眠的夜晚,蕭何穿起衣服,走到賬外,依然皓月當空,這麽好的月色真想和韓公子同賞。不知不覺,蕭何來到韓信賬外,這時,只見一個把守的兵士報告說:“蕭丞相,韓大人已經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蕭何不由得急了起來,二話不說騎上快馬連夜追趕,“不論于私于公,我是絕對不能讓韓公子走的。”

夜涼如水,月色蒼茫,蕭何箭步如飛,很快追到了韓信。只見他正在前面緩緩而行,背着一把寶劍一個人孤零零地走着,似乎有些猶豫、有些不甘,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長。

蕭何心裏一酸,眼淚差點滑落,輕輕地、溫柔地喊:“公子,請留步。”

韓信停下腳步,回頭看到蕭何:“原來是你,蕭丞相,不知有何見教。”

“公子為何不辭而別?”

韓公子幽幽嘆了一口氣:“想來你們主公賬下人才濟濟,多我少我又有何區別。”

“我知道公子有驚天偉地之才,讓你當一個小小的參将的确是委屈你了。也許這些天是主公心情不好,被老婆呂雉罵了永遠不能走出蜀中的窩囊廢,所以才——”

韓信突然兩眼放光,凝視遠方,淡淡地說:“你知道永遠有多遠嗎?其實,它只是咫尺,有我在,不需很久我們就能破三秦、出蜀中。”

“我知道你的能力,可是老火靓湯也是需要慢慢煲的,你先別急,我會想辦法力薦你……”

“你不用多說了,想我韓信生于亂世,空有滿腹才學,一腔熱血,結果無用武之地,當初在項王賬下也只是無名小卒,看來韓某命該如此……”

蕭何着急了:“公子,這就是你的悲觀了,不會的,你跟我回去,我一定在主公面前馬上、而且是立即力薦你,如果你再不得到重用,我也不幹了,我跟你一起走。”

“不必了,謝謝丞相美意,吾去意已決。”說着,韓信看了看蕭何,抱拳道:“在下告辭了!”

蕭何心急如焚,“不可以、不可以,我不能讓他走掉的。怎麽辦?我怎麽才能留住他?”

眼看着韓信将絕塵而去,蕭何心都快碎了一地。

蕭何一改常态,快步走到韓信面前,拉住他:“公子留步,請聽在下一言。”

韓信遲疑地看着蕭何,此刻蕭何心裏很緊張,心劇烈地跳着,周圍很安靜,只聽見不知名的蟲子在叫。蕭何咽了咽口水說道:“你能為了我留下麽?”說完,低下了頭。

沉默,讓人窒息的沉默,蕭何盯着自己的腳尖,還有韓信的腳尖,良久,韓信腳移開了,蕭何失望地擡起頭,看見他正一步一步地離去,慢慢地走到他視線的盡頭。蕭何轉身,打算回去。忽然,身後傳來腳步聲,蕭何眼睛一亮:“是韓公子。”

韓信:“我決定留下來,為了你最後的一個理由。”

月光下,蕭何和韓信緊緊抱在一起,溫存、深情。

蕭何月下追韓信,成為中國歷史上識才薦賢的典型事例。

在蕭何的一再舉薦下,韓信被任用為兵馬大元帥,率兵征戰,屢建奇功,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劉邦對韓信的功勞給予了高度評價:“論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