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退兵了

始畢可汗穩穩坐在大帳內,環顧周圍的大将,各個威風凜凜,正鬥志昂揚,随時準備大戰一場。

連續圍攻雁門城二十餘日,城內城外的将士們都疲憊不堪。尤其是大隋士兵,經過連日鏖戰,幾乎已經形不成戰鬥力。始畢可汗握了握腰間的彎刀,眼中一陣寒芒,他喝道:“我草原兒郎,是天生的勇士,個個都是天神下臨。現在雁門城內的那群南瓜,已經抵抗不了我草原鐵騎的步伐,只要我們再努把力,拿下雁門城。等活捉那楊廣昏君,我們再去洛陽嘗一嘗漢人女子的味道,好不好?”

“好,好,好……”将軍們群情高漲,都想着破城之後的美女與財寶,這二十幾天的奔波轉戰,可算是憋壞了。眼見着雁門城就在眼前,稍微再使把勁,便能夠好好釋放,感受那人間天堂。

此時,一名男子匆匆進入了軍帳。此人正是阿史那思摩,行如風,站如松,一入軍帳,頓時鴉雀無聲。

阿史那思摩走近了,将右手按于胸前,拜了始畢可汗。他說道:“可汗,這是可敦讓末将轉交給您的手書,請您務必看完再做決定。”說完,阿史那思摩将手書親自交到了始畢可汗手中。

始畢可汗接過手書,仔細瞧了個究竟,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良久,始畢可汗才緩緩說道:“各位,就此作罷吧,我們此行已經将那昏君老兒搞得夠狼狽的了。現在他們集結了二十萬兵馬已經過了婁煩,不日便到馬邑城下,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大帳內,将軍們面面相觑,這手書裏到底寫了什麽?堂堂一個草原上的可汗,難道還能被一個娘們兒一封手書勸退了?将軍們不理解,頓時臉上露出不悅。

阿史那思摩環視一周,已經察覺出一絲不對勁,随即喝到:“我阿史那族從來不懼任何敵人,無論是誰,也難不倒我阿史那族男兒。如今,南朝皇帝被困,一旦城破,皇帝賓天,南朝再推一位新皇帝。到時候,我們什麽也得不到,反而會受到南朝的舉國北伐,我們便會得不償失。況且,現在草原上有些部落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我們若不再退兵,只會是落得進退兩難的境地,到時候爾等都将變成刀下亡魂。”

阿史那思摩這一頓開導,确實起到了作用。只見剛還趾高氣昂的将軍們,現在正如被霜打過的茄子,各個垂頭喪氣呢。

“那就退吧,不然回纥在背後捅刀子,我們收尾無法相顧了。”執失思力站起來說道。頓時間,營帳內的将軍們紛紛調了風向,要求撤退。

突厥大軍趁着夜色,在确認沒有大隋将士追擊的情況下,一夜之間,二十萬大軍全部撤出了馬邑城。翌日淩晨,太陽一如往常照樣升起,只是少了往日的血腥與殺戮,沒有了攻城的吶喊聲,也沒有了炮火的哀鳴。

“突厥退了!突厥退了!”號兵将突厥退兵的消息散布開來。

突厥退兵的消息從城樓上遍傳到行宮,一路上無不歡聲雀躍,聽到這麽振奮人心的消息。楊廣再也耐不住性子,大步出了行宮,要親眼見到突厥退了心裏才能安心。

望着城外空無一人,楊廣心裏面感到無比的寧靜,只是那些殘留下來的血腥還夾雜在空氣中刺激着他的感官。一陣風吹來,楊廣在衆多大臣的擁護之下,打道回府。

雲定興還擔心李世民的這種小把戲瞞不過始畢可汗的眼睛,沒想到突厥真的退兵了,現在自己再到雁門将皇上接出來,定是大功一件。

正在雲定興下定主意進城之時,馬邑城外突然出現大批人馬,這老匹夫當時便吓得雙腿發軟,要是這突厥去而複返該如何是好。李世民進了大帳,當即大笑三聲。

“大帥,突厥退兵了,何事讓你這般膽怯啊?”

雲定興定了神,假裝鎮定的說:“賢侄,你有所不知,剛才斥候來報,一隊人馬正朝着我們馬邑而來,本帥擔心的是突厥去而複返吶。”

李世民暗想這雲定興必定在擔心這突然出現的大批人馬,于是接着煽風點火道:“大帥,這突厥一向是來無影去無蹤,去而複返也未必不可,要不這樣吧,小侄現在帶領手上的五千人馬去會會這批來歷不明之人。”

雲定興正愁沒人可派,現在你小子既然要去,那就去好了,反正出了事老子又不背鍋。

“賢侄,你可要保重身體啊,趕明兒咱們見了皇上,一定将賢侄的救駕之功如實上報,本帥絕不搶你功勞。”

李世民別的不敢信,但是這時候的雲定興說的話還是可信的。“大帥,這功勞嘛,小侄自然是信得過大帥的,只是我這一去也不知道有沒有命回來,以後你見了我父親,代我問聲好。”

雲定興假意點點頭,李世民飛快地出了大帳,翻身上馬。

李世民雙腿一用力,一聲“駕”之後,那馬兒應聲而出,這雲定興的那點心思早被李世民看得一清二楚,現在雲定興只想着進城領功,多虧了父親帶着河東鐵騎出現,不然,這功勞定被雲定興全搶了去。

李世民沒有回營,直接奔着馬邑城外而去。

雁門的突厥大軍退後,滿城歡呼,漸漸地恢複了進出,沒一會兒,楊廣便收到了義成公主的信件。楊廣懶懶地躺在幾名美女懷裏,經歷了這麽多天的煎熬,這鬼地方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吩咐左右通知下去三日後啓程回洛陽。

掌事太監将義成公主的信件交給了楊廣。楊廣看後,又陷入深深的思慮,這大隋舉國上下,竟然只有三原李靖敢冒險營救自己。本來說好的突厥退後嘉獎功臣,現在看來,不獎也罷。

“張公公,傳朕旨意,明日召集群臣,對了,去吩咐一下,把城外的各位将軍也叫來。”

張公公拜道:“老奴遵旨,這就去辦。”

第二天,群臣抵達行宮大殿,除了一起與楊廣被困雁門的大臣之外,還見到了雲定興等前來救駕的武将,關鍵是來了一位本不會出現的人——李淵。

山呼萬歲之後,楊廣懶懶的坐在上位,李世民終于見到了楊廣的真容,原來皇帝長這幅模樣。本以為是神氣威武,意氣風發的中年人,就像自己父親一樣。見到楊廣的真面容之後,落差感太大,李世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楊廣張口問道:“這次突厥突然向朕發難,看來是蓄謀已久,縱觀我大隋,兵強馬壯,卻被困雁門近月餘之久,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朕命令,河東與太原兩郡兵馬,加上馬邑郡新招兵馬,即刻加以整頓。待朕回到洛陽之後,定要興兵北伐,好好一雪這雁門之恥。”

蕭瑀急忙出列道:“陛下,萬萬不可,這突厥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聲無息,想必定有蹊跷。我軍剛剛經歷久戰,已是疲憊不堪,若是再北伐,恐怕會引起軍變吶。”

李世民站在群臣之中,對楊廣的安排簡直失望到了極點。這個時候正是趁機收拾人心,獎賞群臣,拉攏将士的時候,卻想着北伐來雪恥,只會導致君臣失和,将士離心。

李世民心頭生出一股可怕的念頭,但只是一閃而過。随即,臉被漲得通紅,他極力地深呼吸,才将這一小小的激動掩了下去。

楊廣怒道:“蕭瑀,朕念你此次獻策有功,便不追究你這直犯龍顏之罪,突厥欺我大隋,這仇一定得報。”

群臣見到楊廣臉色不對,也不敢再有人上前直言。只是李世民正要出列,被李淵死死地拽住手腕。李淵幾乎以命令的眼神盯着李世民,這才将李世民拉了回來。

此次,李淵本來不會出現在雁門的。自從李世民半夜出走之後,李淵覺得事情不對勁,問了管家,而管家也毫無隐瞞,将二少爺北上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淵便馬上召集太原兵馬,又命人前往河東将事情告知了李建成,兩郡兵馬同時出發,約定在樓煩集結。此時,楊廣正在氣頭之上,要是在這時候出列進谏,無非是往刀口上撞,搞不好,還會連累整個李家。

大殿上,一時間氣氛變得十分尴尬,君臣之間,你看我我看你的,相對竟無言。

“既然無事,那便退朝吧,各自回去收拾行裝,後天班師回朝。”

“皇上聖明。”

出了大殿,李世民覺得這殿外的空氣真的好自在啊。在殿內短短半個時辰,卻像是過了好幾個春秋一般。

“父親,你剛才為什麽攔我?皇上這個時候不對功臣進行封賞,必然會失去人心的。再要北伐,三軍将士勢必會有怨氣,到時候北伐再敗,大隋堪憂吶。”

李淵停下腳步,輕聲對着李世民說道:“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去再給你細說。”

李靖從牙帳出來,肚子餓得直咕嚕咕嚕叫,索性在大利城尋得一家酒肆,叫了兩斤牛肉和一斤奶酒,以填饑餓。此時,酒肆外一陣喧嘩,衆人吵吵嚷嚷,引起了李靖的注意。他透過垛牆的洞窗看過去,一個突厥人正牽着三五個奴隸在叫賣,奴隸們都穿着漢服,看樣子是被抓來的。

在突厥,漢人的身份自然要低人一等,出售和販賣奴隸早已經司空見慣。李靖從盆裏抓起一塊牛肉送進嘴裏,又灌了一口奶酒,酒香融進牛肉裏,簡直是人間美味呀。他從洞窗看去,那突厥人正對着奴隸們拳打腳踢,引得一旁的路人幾度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