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尚之!”
再次見到他是什麽時候,我忘記了,我只記得,他的态度變得和旁人一樣,恭敬有禮,大概是知道了我的身份。
要說有什麽不同,大概是別人多了一些讨好親近,而他卻是為了和我保持距離。
“公主。”他再不會像初次那樣看我了,而且行禮過後轉身就走,好像我是個吃人的怪物。
他大概是極不喜歡我的。卻礙于我的身份,從不敢有任何怨言。
我承認和琳琅做朋友是存了一份私心,只有這樣我才能名正言順的見到他。他成了我的續命藥,哪怕只是遠遠的見一面,就能熬過許多在宮內的日子。
只是我沒想到,這個續命藥,日後同樣可以催人的命。
我獨自喜歡了他太久,偏執而任性,苦澀居多,日日盼着那份朦胧的期望。但還是有好處的,不必對旁人負責,不必承擔後果,大不了,便是碎了自己的癡心,再拾攏拾攏,照樣做嘉朝尊貴的公主。
而這份喜歡有了回應之後,幸福是增倍了,變得具體了,恐慌也随之而來。我連自己的人生都做不了主,又如何能負責他的人生?
甚至在尚之親自對我許諾娶我為妻時,我都只有自欺欺人,才能感受到和他一樣的幸福。
直到戰場上傳來噩耗,我才猛然驚醒,我所向往的,與尚之在一起的幸福和自由,是多麽遙不可及,又愚蠢自私的事情。
我萬念俱灰,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直到尚之來見我最後一面,他那麽好,還是要我好好活下去,潇灑肆意的活下去,而我知道,潇灑肆意的蕭長寧已經跟着他一起離開了,剩下的,只有嘉朝公主的外殼。
這個殼子,應該還有些作用的。
我主動提出和親,母後是氣瘋了。但父皇還沒點頭,一切還有待轉圜,她帶着滔天怒意來繁夕閣,用命令的口吻道,“現在,你主動去和你父皇說,是你一時糊塗,現在已經想清楚了,不想離開父皇母後身邊,不想離開明安城。他再生氣,再怎麽責難你,你都乖乖受着,聽到沒有?”
我置若罔聞,看着銅鏡中有些憔悴的臉,突然想到,大婚那日的妝定是要很濃才行了。
母後又叫嚷了幾遍,我才淡淡道,“我不去和親,還有誰能前去呢?”
母後以為我退縮了,急忙道,“宮裏适齡的公主還有幾位,再不濟,朝中大臣的女兒裏也可以封為公主,一個封號而已,誰說一定要是你父皇的骨血?”
她振振有詞,我知道她此刻已經想好有哪些人選了。
母後老了,可以清晰從她臉上看到歲月的紋路,但她的冷酷自私卻日益變本加厲。這麽多年,我看着她不知疲倦的與後宮裏各位娘娘明争暗鬥,看着無數個“彩菱”死在她的疑神疑鬼之下,她掌握着生殺大權,日漸狹隘,洋洋自得。
趁着她口中還沒蹦出哪位無辜者的名字,我看着她,緩慢而堅定的開口,“母後,兒臣與鮮虞國的大世子私下見了面,兒臣很喜歡他,願意嫁給他。”
見面是事實,我獨自在禦花園時,世子徽匆匆趕來,他應該一直在留意我的行蹤,他向我說起這次來嘉朝的目的,詢問我的意見如何。
我神色淡淡,“一切都由父皇定奪,我的意見有什麽用呢?”
“有用的有用的!”他急忙開口,坦誠和親是他與他父王為自己的國家做出的決定,但是,他臉色揚起了一抹不自然的紅,“我對公主一見傾心!我希望,向嘉朝皇上提出和親之前,能先得到公主的首肯!”
一見傾心,就如同我對尚之。我看着他的臉,真奇怪,昨日見他還是神采奕奕,自信非凡,而現在卻緊張的額間都泛起了汗,他應該是位很真誠的男子,我不願意欺瞞他什麽,竟脫口将尚之的事情說了出來。
我知道自己太沖動了,這種事情一旦傳出去,完全可以讓嘉朝公主的名聲掃地,整個皇室都将因我而蒙羞,後果可怕,但我沒來由的信任他。
故事并不長,我說完之後,看着他已經呆住了,微笑道,“你看,我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種模樣。”
他猛地搖頭,上前一步,堅定的看着我的眼睛,“如此說來,這裏便成了公主的傷心地,那麽,公主更要和我一起離開這裏。”
我輕聲道,“你不明白,無論去哪裏,我都忘不了他。”
“這麽美好的感情,為什麽要忘記呢,公主應該珍藏在心。不過,你們嘉朝有個詞,叫‘觸景傷情’,留着這裏,到處都是那個人的影子,公主的傷口永遠不會好的。”他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希望公主能夠給我一個機會,我也相信,鮮虞會比嘉朝更适合公主療傷。”
※
母後完全不相信我的話,“你是我女兒,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怎麽可能這麽快就忘了穆尚之?長寧,你不要再任性下去了。”
“母後,我沒有任性,我只是認了命。”我輕輕撫摸着梳妝臺的蝴蝶花勝,“沒有了感情,我還可以靠責任活下去。‘公主’的這個責任還是很大的,有好多東西我都要從頭開始學,我相信,總不至于荒廢時光吧。”
母後聽完我這番話,幾乎要暈倒在地,她看出我的認真決絕,不能再用強攻手段,改用了懷柔戰術,她神色凄楚,“寧兒,你還不滿十八歲,你的人生還那麽長,你真的忍心抛在嘉朝的一切?失去一個穆尚之,你就誰也不在乎了嗎?你要擔責任,何必去那麽遠的地方?留在這裏一樣可以做許多事。而且,母後會幫你。”
最後一句話讓我戰栗了一下,幫我?用她那些手段,過往的一樁樁一件件全部浮上心頭,我驚恐的拒絕,“不要,我不要,我不要變成母後這樣的人,我絕不能變成母後這樣!”
母後同樣驚愕,但她對我已經無計可施。
此事成了定局,再沒有人來勸我。
我坐在和親的車辇中,輕輕晃蕩的節奏下,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向前,朝着未知的,完全陌生的未來。從此家國成了故土,并且,再無返途。
我的雙眼一直緊閉,膝上放着那枚陳舊的蝴蝶花勝,突然間,我還想最後看一眼這裏,還想感受一下今日奇好的冬陽。我掀開車簾,卻見世子徽陪伴在側,他坐在馬背上,朝我露出溫和的笑臉,
“公主,我們已經出城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從此家國成了故土,并且,再無返途。
長寧,願你餘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