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鹿丘約有十裏地時,第二營提前,按原行軍路線疾馳,第一營和第三營分別向鹿丘的東西兩側移動。
這裏的地形對于歐國雲來說再熟悉不過,如果不是這場戰争,鹿丘仍是虎贲軍演練陣法的地方。
雖然年輕的斥候們沒有發現前方鹿丘有倉陽軍的蹤跡,但歐國雲卻能嗅到他們的味道,這似乎是一種隐隐的直覺,即使倉陽軍藏匿功夫高明、設伏十分巧妙,也很難瞞過這名久經沙場的将軍。
歐國雲帶領第三營七千人繞行七八裏地,行經一條崎岖道路,從鹿丘西側外圍進入這片丘林。按照事先布置,這支騎兵将從外圍往回攻擊。
沒多久,幾裏外的鹿丘深處有喊殺聲隐隐傳來,歐國雲舉起手中長矛,率領七千鐵騎向鹿丘的中心地帶奔馳而去。随着快速的接近,喊殺聲漸漸變得震耳欲聾。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竟然夾雜着火藥爆炸的聲響,每一聲爆炸,大地都是一陣顫抖。
歐國雲一夾馬背,搖動長矛,當先向前沖去。身後的張望平揮手,七千騎兵在疾馳中,此起彼伏響起嘹亮的口令聲,每一名騎兵都從馬背行囊裏取出了短弓。
長弓射程遠,在步兵中,是弓箭手的标準配備。短弓輕便,是騎兵的标準配備。
而兩萬虎贲騎兵卻都是同時配備了長弓短弓。
數百丈外,大批黑色衣甲的倉陽軍正死死圍住一隊銀色盔甲的人馬,第二營萬夫長李進武正率領着不足五千人的騎兵在密密麻麻的黑色人潮中往來沖殺,苦苦等待第一營和第三營的救援。他的第二營原有七千人,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損失兩千餘人,可謂傷亡慘重。
這個灑出去的誘餌令歐國雲一陣肉痛。
漫山遍野都是黑色衣甲的倉陽軍,這支伏兵數量遠遠超過他的預料,至少在五萬人以上。
投入重兵以多打少,依仗地利,更是使用了最精良的火器,薛重打定了主意要一舉全殲那支王朝最精銳的騎兵部隊。
縱馬飛馳時,歐國雲的雙目迅速掃過這支伏擊大軍,目光停留在一處山丘上,那裏有一個熟人,正在發布指令圍剿下方的前騎軍。
金鵬在指揮這場屠殺。
這個曾經交過手的敵方将領給歐國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統軍深得兵法要義,加上個人高超的武功,是虎贲軍極大的威脅。
李進武早已是血染戰袍,不斷高呼着口令,不足五千人的騎兵緊跟在他身後,手舞血淋淋的長矛,随着口令分散、集結,面對數倍于自己的倉陽軍硬生生殺出一條通道。
無論沖鋒還是撤退,前騎軍所有戰馬的奔跑幾乎都是同一個節奏,只要這個節奏沒亂,前騎軍就不會被打垮。
歐國雲一搖長矛,張望平喊出口令:“射!”七千騎兵射出漫天箭矢。
鐵桶般的陣勢開始松動,李進武的人馬見救援到來,士氣大振,終于将這鐵桶陣沖開一個缺口。
見己方陣型松動,金鵬面沉如鐵,扭頭看向下方三四百丈外突然殺出的一支騎兵,随即看到當先一名銀色衣甲的将領,皺一皺眉。片刻後,他想起那人是誰,嘴角一動,高呼一聲:“中軍營聽令,随我消滅對方援軍!”随即縱馬奔馳,率領一支萬人的倉陽軍迎擊歐國雲。
他這一萬人,騎兵有兩千人,餘下都是步兵,眼見下方戰況激烈,早已按耐不住,此時高聲吶喊着,随着金鵬從小山上潮水般奔湧而來。
從高處往下沖鋒,氣勢更強、速度更快,這支倉陽軍如同下山猛虎,直撲敵軍而去。
一聲虎吼般的聲音響起,“殺了歐國雲,賞五千金;活捉歐國雲,賞萬金!”
金鵬不愧是傑出将領,瞬間就将作戰目标集中到敵軍首領身上,再以金錢鼓舞士氣,讓一衆将士為了那實實在在的富貴去舍生忘死的拼殺。他的部下認識歐國雲的不在少數,立刻将火熱的目光鎖定在歐國雲身上。
只是這隊虎贲騎兵的速度極快,而且那見縫插針的箭矢又不易抵擋,立時就有一片片的倉陽軍倒下。金鵬的騎兵中,有二百人配有火槍,因虎贲軍來得太快,只有幾十人射出火槍,餘下的還來不及使用威力強大的火槍,只能舉起長矛迎敵,被迫進行近身搏殺。
歐國雲的人太少,所以毫不猶豫的驅馬由下方迎向攜勢而來的金鵬。
殺了金鵬,這裏的倉陽軍就會敗退。
金鵬撥開射向自己的幾支羽箭,雖然這些羽箭傷不到他,卻十分讨厭,令他頗為難受。片刻後,歐國雲與他糾纏在一起。
不知道恢複後的歐國雲和金鵬相比,到底誰更強?
雙方兵力相差太多,主将之戰已成無法回避的勝負手,無論金鵬有多強,歐國雲都要全力迎戰,甚至要速戰速決,避免刀來劍往過多糾纏。
一名銀色衣甲的男子始終跟在歐國雲身後,單手将長矛舞得水潑不進,不讓側方倉陽軍士卒靠近歐國雲,另一只手則放在身後,顯得游刃有餘、潇灑不羁,正是會鐘。
憑着這份常人望塵莫及的氣度,将原本鬥狠血腥的厮殺變得賞心悅目,會鐘理所當然成為倉陽國衆人的偶像,并最終贏得一位高高在上的郡主屈身相就。
歐國雲挑開金鵬居高臨下刺來的黑沉沉長矛,兩匹戰馬交錯而過時,金鵬探手向他胸口抓來,歐國雲揮拳去迎,二人拳掌尚未接觸,會鐘已将背在身後的手探出,手中火槍“轟”然一響,火光乍現,金鵬來不及躲閃,悶哼一聲摔下馬背。
歐國雲一愣,随之一喜,他知道金鵬的實力,即使自己能擊敗金鵬,至少也要經過你來我往十幾個回合,而會鐘的出手幹脆利落,片刻間就解決了強敵,為他節省了體力,還有更為重要的是節省了時間。
這場混戰,每時每刻都有士卒倒下,越早結束,傷亡就會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