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逆推

“陛下,老奴不懂……如果這是易家和莫正初自己的手筆……他們這麽做有什麽意義?”

老太監搖了搖頭,再次問了一遍。

“朕一時間也想不太明白,但若是通過這個結論去逆推的話,差不多便能夠得出一些答案。

比如……這件事發生後,會造成什麽樣的結果?”

周瑜背着雙手,在禦書房裏來回踱着步子,一邊說一邊思考,想要盡可能的将整件事情周全起來。

“什麽樣的結果?”

老太監讷讷重複了一遍後,略微思索了下,有些不确定的說到:

“老奴只能想到,大周藥莊的總部在莫正初的眼皮子底下變成了一片廢墟,這樣的結果會讓人對易家的強大産生懷疑。

如果事後易家還不對此第一時間做出應有的反應,那麽這種懷疑便會落實,讓所有人認為易家……并不像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麽強勢。”

“你說的沒錯,一旦他們認為易家外強中幹、虛有其表,就會更加堅定的選擇站在朕這一邊。

只有已經和易家完全綁在一起,榮辱與共的人,才沒有選擇,唯有一條道走到黑。

比如趙家!”

周瑜繼續踱步,接着說道:

“而這件事有趣便有趣在于,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是朕在幕後下的黑手,唯獨趙家不可能這麽認為!

不僅僅是趙家,那幾個頂級家族都不會這麽認為。

因為他們了解朕,也了解皇室的行事風格!”

“陛下的意思是……”

老太監皺了皺眉,試探着繼續道:

“易家故意想要讓絕大多數夠不上這個層面的勢力,産生某種誤解,然後借此看清楚……其他勢力究竟有多少是處于搖擺不定的階段?”

“沒錯,朕就是這麽想的。”

周瑜點了點頭。

“可……為什麽呢?

這樣的做法對易家有什麽好處?

老太監很是想不通的問道。

“所以朕才說,易家想要謀國!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易家和朕之間有問題,這個問題甚至已經嚴重到了不能共存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理所當然的應該是朕處于強勢的地位,無論易家展現出了多麽可怕的實力,但對于大多數勢力來講,他們能看到的……始終是朕的地位!

這是朕的國家!”

周瑜深吸了口氣,冷笑道:

“在這種情況下,易家如果想要和朕抗衡,應該做的當然是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一點一點的将朕身邊的力量拉攏到他們那一邊。

比如趙家,比如大都督,比如……朕的那個好兒子!

很明顯的,易家一直以來也都是這麽做的。

朕看着他的行動,并沒有阻攔,因為朕也想知道,究竟誰是真的死忠,而誰……又是叛徒。”

“陛下睿智。”

老太監趕忙躬身說道。

“行了,就朕和你兩人,這些恭維話就不用說了。

你應該清楚,朕很憤怒于易家的失控,也很憤怒于易家莫名其妙的重新崛起。

這種憤怒甚至一度讓朕有些不能自己,但最近這段時間,朕的情緒逐漸回轉,因為朕想明白了許多事情。”

周瑜舔了舔嘴唇,走到了那面繪制了整個大周地圖的牆壁前,伸手按在了地圖上。

“這終究是朕的大周,一直以來沒有任何敢于挑釁皇權的存在,讓朕已經習慣了安逸的日子,導致了區區易家的忽然崛起,便讓朕陣腳大亂,真是可笑。

如果大周是一張棋盤,那朕才是唯一有資格下棋的那個人,易家擁有的實力再強,在大周的領土內,也終究不可能和朕比!”

“所以朕也想看看……在易家的壓力下,究竟有誰會做出讓朕心痛的選擇。

但朕确實沒有想到,趙家竟然會主動跳過去,就連大都督……也要畫上一個問號。

說實話,朕有些後悔。”

老太監沒有接話,躬身保持着沉默。

“朕早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最不能試探的,便是人心。

可朕依然沒有想到,趙家和大都督也沒有堅定的站在朕這一邊。

算了,這個暫且不去提他,咱們說回之前的話題。

既然易家一直以來都是那麽做的,那他又為什麽要忽然示弱?”

周瑜眼神中的猶豫一閃即逝,聲音重新銳利了起來。

“除非……易秋有着絕對的把握戰勝朕!

并且他已經能夠想到,家族論品最終階段的這最後幾天,便是他和朕決出最終勝利者的日子。

既然時間不多,那麽就要趁着這個時間,找出更多的、明确的敵人!

唯有如此,等到最終獲得勝利的時候,才能拿到足夠多的果實。

每一次的政權更疊……都是一次收割的盛宴。”

周瑜咬了咬牙,對于自己得出的這個結論,無論如何都有些不願意去相信。

“陛下……老奴不這麽認為……那易秋憑什麽有這樣的把握?

就憑三萬九階武修所組成的軍隊?

可最終的結果只會由朝歌城內的局勢來決定。

一旦太上突破到了鬥羅之上,那麽無論易家有多少力量,都沒有任何意義。

一名鬥羅之上的存在,足以将易家一方在朝歌城內的所有力量全部碾壓。”

老太監沉聲說道。

“所以朕也不理解,易秋和易家的信心從何而來?

如果說這一切的分析都是錯的,那麽大周藥莊的總部又為什麽會被夷為平地?

你沒有察覺到太過兇猛的魂力波動,太上也沒有做出過任何示警,包括成都先生同樣沒有任何表示,這就意味着大周藥莊的總部在被夷為平地的過程中,其實并沒有發生所謂的激烈戰鬥。”

周瑜按着地圖的手收了回來,盡管已經通過方才的思索和交流,在腦海中将整件事情全都圓了起來,可心裏面卻始終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但究竟是哪裏不對勁,他一時間又說不出來。

這種感覺很難受,就像是有什麽事情馬上就要想起,卻偏偏死活想不起來一樣。

禦書房裏再次陷入到了沉默當中,燭光通明,照耀在周瑜的臉上,卻是讓周瑜的臉色顯得忽明忽暗。

良久,周瑜終于開口道:

“看看接下來幾天易家的反應,再做決定!”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