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心叵測,防不勝防啊!”
我坐在1路公交車上,回憶着我與瘋道人之間的對話。
公交車上照樣坐滿了人,不是低頭玩手機,就是打瞌睡,偶爾也有幾個東張西望。大家從不交談,車箱裏靜悄悄的,輕一絲呼吸都聽不到。
車箱外面白霧渺渺,好像行走在雲端。
周圍的環境越安靜,內心卻更加洶湧澎湃了,瘋道人為什麽一直在那裏等我回來?為什麽要一口氣對我說這麽多?我不禁心驚肉跳,一股不祥之兆一絲絲地從心底蔓延開來,頂得心口發疼!
也許,正如他所說的,該來的已經來了。那該來的,又會是什麽?
這一程,好漫長!好像離終點很遠很遠。摸出手機,上面的時間是靜止的,所以,我無從得知,我在車上呆了多久,還有多久能到達目的地。
仿佛過了幾十年那麽久,司機終于提醒我下車了。
這裏是靈山山腳一個叫做銀月縣的五線小城,依山傍水,人口不多,空氣清新,雖然比大榕樹村要冷一點,環境卻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
找好住處,吃了點東西之後,我便出去閑逛了一下,反正每到一個新地方,我的失眠症就會嚴重一些。
冬日的暖陽照得人懶洋洋的,不知不覺,我走了很遠,來到一個叫河畔公園的地方,便信步走了進去。
北方的冬天與南方相去甚遠,公園中的景象十分蕭條,很多喬木已經落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杆,一排嚴肅的伫立在那裏,看起來十分單調。好在有幾叢湘妃竹和交錯種植的山茶花,讓這裏多了幾分生機。
一天下來,我對這裏多少有了些了解。這銀月縣确實有一條河,叫做銀月河。說來也怪,這條河流到銀月河縣時,河水一分為二,像母親的臂膀一樣,環抱着這個古老而美麗的小城,被分開的河水又在城尾彙合。
偶然聽幾位閑聊的老太太說起,這銀月河對銀月縣鐘愛有加,哪怕是洪水泛濫的雨季,也從不傷這裏的一人一畜。
只不過因為整個縣城都在河水的包圍之中,導致進出不太方便,都要靠坐船。
說真的,長這麽大,我還從沒坐過船呢!
進出縣城的碼頭就設在河畔公園裏,望着清淩淩的河水,我一時興起,登上了一條小木船。老艄公正戴着鬥笠打盹。大概是感覺到有人上船,微微的睜開眼睛,擡頭上下打量我。
他真的很老了,古銅色的臉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深紋,将大小不一的老人斑夾成各種各樣的形狀。顴骨如刀削一般高聳着,眼窩深陷,目光昏暗。
這樣的人,能劃得動槳嗎?我将信将疑地問:“阿公,船開去對岸嗎?”
他緩緩站了起來,半卷的褲腿裏露出一截皺巴巴的小腿,赤着的光腳毛毛躁躁,卷起一些白皮,“姑娘,你是怎麽來我們縣城的?”
他嘴裏沒有牙齒,幹癟的嘴說話漏風。
我眨眨眼睛,小聲答道:“坐船進來的。”
他擠出一絲怪異的笑,“既然姑娘上來了,我哪有不做生意的道理?反正我也要去一趟對岸,順便捎姑娘一程吧!”
我不知道他這個順帶是什麽意思,趕忙問道:“阿公,多少錢啊?”怕他沒聽明白,我又加了一句,“帶上呆會兒回來,一共多少錢?”
他擺擺手,“不用錢,都說了順帶。姑娘坐好了。”
說完,他把雙手放在了槳上,木槳在水面上翻出白花花的浪花,河風撲在臉上冷冰冰的生疼。
頭一回坐船,緊張興奮是難免的,我雙手牢牢地抓在船舷上,生怕一不小心掉進水裏,姐是旱鴨子,不會游泳啊!
老艄公人老眼睛卻毒,很快便看出來了,樂呵呵地安慰道:“姑娘不用害怕,我老艄公劃船穩得很,只要你不往水裏跳,是絕對不會掉下去的!當然,就算你跳下去也不打緊,我們的銀月河裏住着河神,她會把你分毫無損的送回來的。”
聽了他的話,我只是笑了笑,說得這麽玄乎,我自然不會相信。
他又說道:“我知道你不會相信,人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怎麽會相信呢?四年前,有一男一女兩個道士也坐過我的船。”
我沒有打斷他,人年紀大了,勢必會啰嗦些,總想将心裏的話傾訴出來,雖然我對他的話将信将疑,卻還是耐着性子聽下去。
“當時那個男道士,也不相信我所說的話,然後對女道士說,‘紫煙,要不我下去試試’,結果被女道士阻止了。”
紫煙?女道士?我立馬打了個激靈,擡頭一看,老艄公正樂呵呵的望着我,“阿公,你是說那個女道士叫紫煙?那那個男道士呢?”
他奮力地搖了搖槳,有幾滴水花濺到我臉上,好冷。
“那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只負責渡他們過河。不過,我聽那女道士叫他師兄。姑娘,你坐好了,好像有點起風了。”
老艄公似乎不願意再說下去了,我不禁又多看了他幾眼,現在想來,他好像是有目的的要告訴我什麽,可他說話的神情又十分自然,讓我有些捉摸不透。
只是他這三言幾語裏,透露出的意思都是有針對性的,提到了我媽媽的名字和身份,而我媽媽平時對文伯的稱呼正是“師兄”,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我媽媽和文伯曾經到過這裏的事實。
河風吹在身上涼冰冰的,剛剛還懸起的暖陽已隐進了雲層裏,這天氣說變就變了。
“阿公,那兩個道士是什麽時候來的這裏啊?”我按捺住心底的燥動,裝作漫不經心地問。
老艄公扭頭望了望對岸,“喲,這時間我可記得真真的,四年前的8月31號。不是正趕上開學嗎?不巧的是另一個艄公家裏有點事,那天我一個人,一條船,要渡全縣的孩子,可沒把我給忙死了。兩個道士是傍晚上的船。”
我愣了許久,媽媽和文伯不正是四年前的8月30一早趕往長白山的嗎?難道一切真如瘋道人所說的,他們并不是去了長白山?“阿公,你知不知道那兩個道士去了誰家嗎?”
老艄公猛地撐了幾下,船撞在了岸上,他動作矯捷地将錨插進了岸邊的草叢中,根本不像個年紀大的老人,“呵,這我就不知道了。”
我又問道:“那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