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傑倫共居一室,原本是多麽危險的事,好比送羊如虎口,奇怪的是,扶桑這一夜卻睡得特別的香。
與扶桑共居一室,李傑倫卻苦不堪言,屋裏睡着美麗性感的扶桑,他是個男人,他有愛她的沖動,他多麽想親吻她,吻她的眼睛、吻她的唇、吻她豐滿的胸,但是,他不能,因為她知道她的個性,如果不是她心甘情願,他冒犯了她,後果一定不妙,為此,他克制着自己的*。
天剛剛亮,他就出去了,他去吃了早餐,天大亮了,他為她買回了早餐。
清晨的太陽照在扶桑的臉上,她睜開眼,李傑倫已經将買來的早餐放在桌上。
“起來吃早餐吧,吃完早餐我們就走。”
她起床,他為她打來洗臉水,她洗漱完便開始吃早餐,這一刻,讓她感到溫暖。
扶桑和李傑倫乘船返回成都,李傑倫吩咐她,以後她仍然叫他林森,以免暴露身份。
他并未立刻送扶桑回家,而是将扶桑帶到了他的祖宅。這個地方,扶桑曾經來過,只見門上仍然挂着鎖,蜘蛛網仍然不少,一看就是多年沒人居住。
李傑倫将扶桑帶到院牆處,見四處無人,他翻牆進去,打開後門,急忙将扶桑拉進門,關上了後門。
她問他:“你回自己家幹嘛還要鬼鬼祟祟的?”
“萬一有人監視,或者被鄰居看見我,豈不是很容易讓別人查到林森就是李傑倫。現在如果被人知道我是李傑倫,對我們今後的行動不利!”
“這村子裏的人早都搬走了,就只有你隔壁那個老眼昏花的大爺,怕什麽?”
“萬事必須小心謹慎。”
李傑倫推開積滿灰塵的房門,在這老宅裏,留下他太多太多童年時的記憶。他在父母膝下,一家三口的歡聲笑語仿佛就在昨天,他放學回來,母親做好了他愛吃的飯菜。在這個屋子裏,父親會親手為他紮風筝,叔叔給他做木頭□□,到了夏天,父親和叔叔帶他下河洗澡,那時,是多麽幸福快樂,可是好景不長,在他十歲那年,父親和叔叔突然失蹤,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他安慰母親,父親也許出遠門做大生意去了,他會回來的。而母親卻說,他再也回不來了。當時他不懂母親為何會那樣說,現在明白了,母親認為父親和他們爺爺一樣中了萬煞劫的詛咒,死在那個不潔之地了。就在父親失蹤兩年後的一天,他放學回到家,親眼目睹母親與一個男人親熱的畫面,那個男人緊緊摟住母親,吮吸着母親的嘴唇,他一氣之下操起門後的木棒将那個男人打傷。沒想到,母親卻抛下他跟那個男人跑了,杳無音訊,他痛恨不要兒子的母親,面對人們的詢問,他慌言說母親死在外面了,他自己也當母親死了。
扶桑這才明白為什麽李傑倫的母親還活着,鄰居卻說他的母親死了。
李傑倫的姨母看它可憐,本想照顧他,可是他的姨父是個酒鬼,他不待見李傑倫,還惦記着他住的這處房子,姨媽無論如何要保住李傑倫的房子,無論姨父怎麽打她,她都得讓李傑倫有他自己的住處安身。姨父不讓李傑倫到他家白吃飯,姨媽只能偷偷地關照李傑倫。後來,姨父喝酒醉死在街上,他欠債要姨媽還,姨媽為了躲債,自顧不暇,帶着兒子張衛山搬到郫縣居住,留下李傑倫一人在成都。李傑倫利用課餘時間,上街賣報紙、賣香煙,自學讀書。他勤快、人又聰明,日子也還過得去,可是他心裏一直有一個結,如果當初父親沒有去尋寶,也許現在一家人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他一直覺得父親和爺爺的死不可能是遇鬼,他決定查找真相,為了調查方便,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林森。到他成年以後,他與人合夥經商賺錢。他要查出父親和叔叔的下落,這些年,能夠想到的地方他都去過,雖然沒什麽收獲,但他并不放棄,這麽多年來他想盡各種辦法調查過去的事情,他知道母親也許知道一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可始終不願去見她,若不是有新的命案發生,若不是有扶桑陪着,他自己仍不會去見她。
扶桑沒想到,原本嬉皮笑臉的壞男人,原來跟她一樣有着不幸的遭遇。雖然扶桑自幼喪失雙親,但養父和奶奶把她當親生一般對待,而李傑倫母親雖然健在,他卻沒有父母親的關懷與愛,扶桑不由得對他産生了一絲同情。
他帶她回到老宅子,希望在此能夠找到一絲線索!
他們在屋內和院子裏四處翻找,在一個小箱子裏找到一堆盜墓用的設備和一本《華陽國志》。這本《華陽國志》的紙張已經被翻得很瓤,還用麻線重新裝訂過,一定是被人翻閱過無數遍所致。
李傑倫知道,母親不識字,父親雖然上過學識得一些字,但他不愛看書寫字,這本書和一堆盜墓工具放在一起,一定是爺爺李乘風的。為什麽爺爺李乘風會對這本《華陽國志》情有獨鐘呢?
扶桑對過去父親常看的《華陽國志》并不陌生,每當她想念父親或是無助時,她便抄寫《華陽國志》,她對這本書,是十分熟悉的。
她告訴他,《華陽國志》記錄了從遠古到東晉永和巴蜀之事,《華陽國志》中的“蜀志”對于蜀國的歷史地理,人物有着詳細記載。
兩人分析,李乘風不但識得風水,他還通過閱讀這本《華陽國志》,推斷出某個地方埋藏着寶物。
扶桑說,《華陽國志》她抄寫過多次,她回去捋一捋,試試能否破譯一二。
扶桑見時間不早,得趕緊回去了,以免引起家人的懷疑。兩人化了妝,李傑倫将扶桑送到尋尋家後門,他便離開。
好奇的尋尋打聽扶桑去了哪兒,和誰在一起。扶桑只能告訴她,去外地采訪,為了不讓父親和奶奶他們擔心,也為了不讓警察跟蹤着她,因此編了個謊話,尋尋對扶桑的話将信将疑。扶桑之所以這麽做,一定是有難言之隐,善解人意的尋尋對扶桑說,只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盡管開口。能有尋尋這樣重義氣的同學,扶桑感到溫暖。
扶桑猜測着,警察大概還不知道她和林森,不,是李傑倫與扶桑在一起。李傑倫不希望警察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因此變幻身份。經過這趟重慶之行,聽了李母所說的話,扶桑對李傑倫的信任又增添了幾分。他應該沒有騙子,他應該只是想查出父親和爺爺的死因,并沒有其他意圖。思前想後,扶桑夜不能眠,雖然還沒有查出外公的死因,但是,畢竟有了一些進展。她看着手中的《華陽國志》,心中猜想:父親生前也很愛看這本書,這是巧合還是??扶桑之前一直疑慮,外公和父親當年的矛盾究竟是什麽?這本書的出現讓她心裏産生了一種猜測,父親和外公的矛盾會不會也跟古蜀國寶物有關?這種想法讓她感到恐懼,不可能,應該不可能,她自己安慰着自己。
古蜀國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疊以及遷徙,想要從書中找到當年爺爺們挖寶地的具體位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扶桑本想請教養父,可是又怕養父刨根問底。這中間發生的事情太複雜,她怕養父為她擔心。由于警察監視,扶桑與李傑倫不宜常見面,他們各自根據書籍,企圖尋找線索。
白志剛的父親本想讓兒子幫着料理生意,他就志剛這麽一個兒子,若大的家業,今後要靠兒子繼承,但白志剛希望到學校去任教,他希望将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他想做巴蜀歷史學術研究。
白老板承認,自己送白志剛到北平求學,并不完全是為了讓他接手古玩店的生意。作為一個生意人,白老板是成功的,人不能沒有錢,但在有了錢之後,還需要提升身份。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不但能經商賺錢,還能像羅智那樣有學問受人尊敬。白志剛提出要到學校任教,白老板首先想到的是請羅智幫忙,白老板交際甚廣,這些年,他與政界、學術界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羅先生也是他的朋友,只要羅先生點頭,白志剛任教之事,就算成了。
白老板拜訪羅智先生,說明兒子白志剛希望到先生手下擔任教,他自己也十分贊同,能夠在羅先生身邊工作,一定能學到許多東西。
羅智表示,歷史系确實需要像白志剛這樣有才華的年輕先生,但自己一向只是教學不問人事,人事安排需經學校同意。白老板表示,自己可以去找校長談這件事。如白老板所料,校長征求羅智的意見,羅智答應下來。于是,白志剛得已進入歷史系,成為羅智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