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縣知張綿勇見滿路上都是男男女女,紛紛攘攘的行走不絕,便叫地方土人來問。

地方人禀道:

這是前面九龍山有個喬段江的山主正在啓建講經道場,于本月初一這天,感動了佛爺降祥,天賜寶鏡,能照岀人三世的事,故此遠近鄉民,都來照鏡看因果。

張知縣說道:

你可曾去照過?

地方人說道:

小的也已經照過了,果然今世一毫不差!

張公說道:

那喬段江是那裏人?是一個啥子人家?知道嗎?

地方人說道:

聽說是東阿縣人,祖上說是做過官的,他父親叫喬宇濤,他家三世好善,年年建會的。

知縣張綿勇聽到喬宇濤三字,立馬就想起了叔子相托之事。報仇!

回到縣府,

即刻叫傳快手李國福和民壯頭朱二江來問道:

前段時間上司有牌來叫禁止邪教,我差派你們去頒告示曉喻各鄉鎮,為啥子如今依舊盛行,你等咋個還坐視不拿呢?一天到晚在忙啥子哩!

李國福說道:

本縣并無此事哩!

張知縣大怒道:

胡說八道,沒聽到九龍山出現妖鏡惑衆嗎?這麽大的動靜,你等都一點不知道?

朱二江說道:

九龍山是鄒縣的地界喽!小的們咋個敢随便就越境去拿呢?

張知縣說道:

地界不屬東阿,但山主可是本縣人啊!犯出來的事卻是關乎本縣的考績哩!他今敢于如此橫行,我想必是先買通了你們的,得了他多少錢銀,快快直說出來!

李國福說道:

小人們都是頗知法度的人,咋個敢受贓呢?

知縣張綿勇說道:

我也不問你等得錢還是沒得錢,你等只需去替我拿住喬段江來見我就行了!

說罷,

便取一根板簽标了,交與二人說道:

限你們三日內繳!

二人忙領了下來,即刻上馬,竟往九龍山去。

見那裏人衆确實多,不好說話,只說是來照鏡子的。

找到喬段江,邀二人到靜室裏吃齋。

等到無人時才對他說道:

本知縣想叫請相公去府上一趟,因欠了錢糧的賬目要與你算算!

喬段江說道:

我這裏的錢糧各項都已算完,至于雜事差役,自有管事的,賬目清楚,我知道二位的來意。

說畢,

遂進去取出一百兩銀子來說道:

二位請教,凡事仰仗!

李國福說道:

官府兇猛,不敢收喲!一文也不敢要哩!只屈駕喬相公到縣府走一趟,放心,沒有啥子好大的事!

喬段江說道:

好的,明早同行吧!

遂安排他們在客房歇了。

次早,

李國福和朱二江便去摧促起身,那裏也找不着喬段江這個人。

二人發了半天火。

就見一個老者說道:

二位在上,喬山主并不曾犯啥子法嘛!縣主要拿他做啥子喲?想是衙門裏諸公要想吃了他麽?這裏是二百金奉送二位,另外一百金托二位帶與堂上管事的,望諸公善言方便,若要想拿人去,可是不可能哩!

李國福和朱二江兩人見了這六封銀子,心頭裏也早就軟了半邊。

想道:

這裏人衆,要想拿住他,可能也難拿得去哩!不如收了他的銀子,且回去一趟再說。

想罷,

兩人遂上馬并缰而去。

到了縣衙,剛好遇上知縣坐堂。

二人跪下繳簽。

知縣張綿勇說道:

人呢?拿的人在那裏?

李國福說道:

喬段江于兩月前就往徐州買糧食去了,未曾回來!

知縣張綿勇大怒喝道:

九龍山做會惑衆,那麽大的場面,豈有人不在之理?你們得他錢銀賣他走,故來遮飾,是不是?

說罷,

便丢下八根簽子,每人重責四十,又去捉了他兩人家的妻小寄監,然後,又派遣他二人去拿喬段江。

兩人說道:

小的們去了也沒用,還求老爺改差吧!

知縣張綿勇說道:

你們得了銀錢,又叫別人去做你們的差,各人管的差事各人做,少廢話,如不去,便活活夾死你們!

然後又叫人備文上呈詳告上司。

回文批道:

喬段江既以妖言惑衆,該縣應速行拿究,勿得緩縱!九龍山系鄒縣地界,現知府缺員狀态,令該縣知暫代行管轄,方便行事。

那李國福和朱二江兩人便只得又領了簽票,同往九龍山來。

坐了兩天,

每天都是好酒好食的管待,就是見不到喬段江的面,沒奈何只得叫齋公轉達。

齋公說道:

山主已不在此,二位枉自勞神,聽說知府張爺也是個要錢的主,想托二公通個門路,我們要孝敬他幾百擔米,這事也就算了嘛!

二人無奈,平日也知道張知縣的心事,遂只得回縣,且不去銷差,便去找了個平日熟識信得過的人,裏面通了路,送進了三千兩銀子,這事才緩了下來。

這天,

東阿縣衙知府張綿勇到鄒縣去上過任後,即刻就上省謝過各上司。

撫院問及喬段江之事,說道:

此事千萬不可漠視喲!不知貴縣可曾已拿獲住正犯否?

張綿勇急忙打一恭,說道:

因前屬隔縣,不便查拿,卑縣剛才接清交代,即刻就來見大人,回去即速辦理此事!

說畢出來,

到寓所,獨自躊躇,既已得了人家的錢,咋個還好再去拿獲呢?如若不去拿住又難以回複上司,瞬時又想起叔子曾托他報仇的事。

想道:

如此大事還不下手,此仇何時得報?做官的人,只需把心一變,就可将那三千金抛入東洋大海!

次日,

張綿勇回縣衙後,即刻就拘拿來原差李國福和朱二江兩人來見。

只見張綿勇喝道:

叫你們拿的喬段江在那裏?膽敢得錢賣放,今天各上司在立等要人哩!你們還不趕緊速去拿住來交差完事!

二人聽了面面相觑,心中說道:

這才日怪哩!你不是也得了人家的三千兩銀子嗎?這事也就結了嘛!咋個忽然又要叫去拿人呢?

想罷,

遂只得大着膽,回道:

小的們已去了兩次,确實是不在,前頭已禀明了老爺,今要再去也不過是空走一趟,還求老爺詳察!

張公大怒,喝道:

大膽奴才,你們到底得了他多少銀錢,敢在我面前如此支捂?

說畢,

丢下簽子,各責了三十大板,立馬便下在了死囚牢裏。

然後,

又另差派了鄒縣的四個快頭,四個壯丁,限三天要拿住正犯回話,如果仍像李國福和朱二江兩人一樣将人賣放,各人就擡棺木來見了。

八人聽了吓得目定口呆,日急慌忙拿了火簽速奔九龍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