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從邊境調回京都,站在城頭俯視皇宮時那種雄霸天下的豪情,此刻早已換作悔恨,如果兩人仍在邊疆,進可攻退可守,至不濟也可逃入他國留住性命。
現在困守京都,卻是代表着退無可退,誓與京都共存亡的絕境。
因為埕城是一國之都,也是國人心中的聖地,如若不能阻止外敵的侮辱,就只能粉身碎骨,掙那一絲氣節了。
崔浩臉上的肌肉抽了抽,身強體壯不到四十的他還可以活幾十年,當下可不想成為後人追憶的英雄。
他本能的扭頭看了看身後,那座相距十裏的皇宮。嚴緒清信息靈通,只怕早就知道大軍來襲的消息,卻沒有任何指令過來,加上早上刺殺劉世傑事件也不見宮裏發聲,如今這皇城可是處處透着詭異……
給他詭異之感的還有城西南那片被馬仁才搞出事的溫玉院,那裏原本是給男人帶來歡愉的地方,他卻從未想過去玩一把。曾有一次在馬仁才的鼓動下去了那莺歌燕舞的地方,到了門口卻感到一股子的莫名蕭瑟,被撩起的興趣立刻全無蹤影,當即打道回府,倒掃了一衆人的雅興。
這是一座不詳之城,崔浩此時得出了結論,卻忘記了當初的志得意滿。
城頭堆滿了火油、巨石,每隔十丈駕着四張巨大的守城弩,此刻的守城弩上,牛筋弩弦已被上緊,粗壯的鐵箭卡在箭槽裏,只待一聲令下,便要收割來犯敵軍的性命。
士卒和将領們沉默的看着城外仍在接近的大軍,呼吸變得更加粗重起來,握住長弓的手指更為用力,一根根的青筋在手背上鼓了起來。
崔浩沒有真正打過仗,年輕時曾向往過歐國雲那樣的鐵血生涯,兵書也是背得滾瓜亂熟,可說是胸有經緯,能笑談間信手指點山河。對于守城和伐城,他也自有一套心得。
京都城的防衛布局都經他指點重新整頓過,每次發號施令時,他都會瞟一眼跟在身後的劉世傑,看看那位曾鎮守過南疆的大将臉上的表情,不是自己不自信,而是要震住他……不要以為只有你虎贲軍會打仗,那只是你們命好,遇到的敵人太弱。那時的劉世傑總是垂着頭,默不作聲。
直到百萬大軍被倉陽軍困死一隅的消息傳來,崔浩才覺得似乎忽視了什麽,再等到京都之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小池城被血洗,舉國震驚,他才知道自己承擔了那份承擔不起的責任,也把自己陷入死地。
崔浩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應該把劉世傑推出來守城,即使宮裏不願意又能怎樣?
可惜在今日之前,他還是放不下手裏的兵權,有二十萬人馬,自己就是京都最有權力的人,誰又願意輕易拱手讓人?
但自今日起,他成了天塌下來時,舍了性命也要去頂着的那個高個,此刻的大權已經變得無比燙手,燙手到要押上身家性命。
如若臨陣退逃,他的名聲會比歐國雲更臭。
一大早他就聽說,劉世傑輕易擊退了高去高來的殺手刺客,救了許仵,這樣的人以往不為他所喜,如今卻是最大的助力。如果劉世傑答應保他性命,即使京城被破,亂軍中多半能帶他逃出去。
怪只怪這些時日把劉世傑整的太狠,要說不怨恨自己都是假話,更不要提保護自己了。
現在想來,他的眼光還是太短淺,嫉妒心太重,但這能怪他麽,哪個朝代的派系鬥争不都是這樣你死我活?
想到這裏,崔浩搖搖頭,對身邊的馬仁才說道:“傳我命令,令劉世傑鎮守南城。”
但當城外的倉陽國大軍已經在一裏外時,劉世傑還沒有過來。崔浩的臉沉得像塊鐵,剛剛馬仁才回報劉世傑正在追查刺客一案,不知道現在人在哪裏。
崔浩心裏罵了一句,都這節骨眼了還查狗屁的案子。看着肥頭大耳的馬仁才,心裏一陣失望。富貴時,馬仁才可以幫自己排除異己、震懾朝堂,患難時,卻是最不靠譜的隐患,指望他鎮守南城,肯定守不住,真要血戰恐怕會第一個跑掉。
南城無疑是敵軍的主攻方向,将會迎來最猛烈的攻城戰,沒有經驗的将領很難抵擋那一波一波潮水一樣的攻擊。
骠騎将軍吳桐是跟随崔浩來到京都的親信,但明顯不象馬仁才那樣趾高氣昂,此時他出列對崔浩一施禮,道:“禀大将軍,末将不才,願死守這南城,讓倉陽軍來得回不得…..”
崔浩看着眼前面龐黝黑,一臉堅毅的愛将,點點頭道:“好!大敵當前,軍中勇士當抛頭顱灑熱血,誓死保家衛國……”
崔浩轉頭掃視城頭亮閃閃一片的銀甲将士,朗聲道:“諸位兄弟,倉陽軍來勢洶洶,欺我百姓,占我城池,殺我将士,此仇不報,枉為男兒!大丈夫頭可斷、血可流,勇士精神不能丢,拼了這條命也讓敵軍有來無回,盡皆殲滅……”
命都不要了還害怕什麽?年輕的士卒在主将的鼓動下,由開始的微懼變得熱血沸騰,終于有一名統領忍不住一聲高呼:“殺!”
随後在城頭響起此起彼伏的喊殺聲,沿着埕城轉了一整圈……
只是不知,真的血戰開始時,這些将士還能不能保持得住這份殺氣。
……
……
南城一箭之地外,一名魁梧如熊的玄甲大将騎着一匹棗色大馬,提着兩柄四尺彎刀,出現在陣前,對着城頭高聲呼喝:“中平小國,可有大将敢與我一戰?”
一名從小池城潰逃回來的萬夫長見到此人,不禁雙腿一軟,心想這殺神怎麽這麽快就來了?
玄甲大将見城樓上無人應答,哈哈一笑,繼續說道:“本将乃倉陽國鎮野大将軍金越,進入你等彈丸小國以來,縱橫四野,竟無一合之敵,如今打到爾等國都,難不成連應戰之人也沒有了……”
崔浩手扶箭垛,扭頭詢問身後将領,道:“有誰敢應戰城下那人?”
衆将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