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買了個保溫盒,每天晚上做好了飯菜給胡宗佑裝着,讓他第二天帶去當午餐,反正那邊現成的有熱水,熱一下飯菜也容易。小妖一直都在跟人打聽吃什麽對這瘡毒有作用,各種食材藥材只要能買得到的都給胡宗佑做成藥膳,一日三餐都不落下。

也不知道是小妖食補的作用,還是胡宗佑真的習慣了,半多月後瘡口結了痂,一個多月後也就完全好了,只是背上坑坑窪窪的,有點慘不忍睹。李老板正好趁着半年一次的廠子大檢修,放了胡宗佑三天的假。小妖也請了假,兩人一起回了一趟家。從過年到現在,他們終于能回一次家了。

胡母半年沒見着兒子,看到胡宗佑一個勁的說着瘦了,又問了工作的一些事情,絮叨了好久。其實胡宗佑這個兩個月以來一直被小妖好吃好喝的養着,理應是不該瘦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在火邊烤幹了身體裏的油水的原因,整個人變得比以前更加幹練精瘦了,雖然更黑了些,但整個人都精神了,也顯得年輕了。因此胡母雖然嘴上說着瘦了,但看着兒子越來越好的狀态也是笑得合不攏嘴的。

小妖這兩年變化也挺大的,只不過不像胡宗佑這麽突然而已。個子長高了,人也結實了,沒以前那麽白了,但看起來更健康了。

晚上飯桌上,胡父說他們這邊最近都在搞開發,好多地都被征了,不知道自己家的會怎樣。其實開發的事好幾年前就有傳了,只是一直也沒準信,今年又在傳了,但不同往年,很多人都開始大張旗鼓的搞起搶建來。胡父問胡宗佑要不要也建一個,就算以後不開發了,自己拿來住也是可以的,畢竟他們家的老屋子實在太老了。

胡宗佑和小妖對這些事完全沒有什麽消息,只讓胡父看着辦,只是在城裏也見到過不少搶建不成反釀慘劇的,讓胡父一切按流程走,建不成也沒關系。又把過年時候父母留給自己的存折還了回去,讓他們看着用。

晚上躺在床上,小妖問胡宗佑:“如果這裏真的被拆了,那我們以後去哪兒?”

“你喜歡這裏?”

“嗯,清淨又悠閑,養老多好啊,我還想着等我們老了就像爸媽一樣,養幾只雞,種點菜,自給自足的,多自在……”

“嗯,可是如果真要開發的話,我們也阻止不了的。”

“你說那麽多地方都搞開發了,以後還哪來的土地種吃的啊?你說城市邊上被開發還好想點,可這裏都這麽偏僻了,怎麽還有人惦記着呢?”

“興許是太窮了吧,窮得只有土地,便只能在土地上想法子。”

“但還是覺得靠不住,這是一錘子的買賣,賣了就什麽都沒了,以後真要有什麽事豈不是連個後路都沒有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拿了現錢在手就什麽都沒關系了吧,有多少人能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眼前才是重要的。”

“你說拆了能賠多少?”

“大概三四十萬吧……最多。”

“都不夠在城裏買個客廳的,那我們豈不是沒有家了?”

“不會,有你,有爸媽的地方就是家,我們在哪裏,哪裏就是家。”

“胡宗佑,如果這裏什麽都沒有了,那我們要在哪裏安家呢?”

胡宗佑沉默了,這個問題他答不出來。對于他和小妖,尤其是他自己來說,家的概念就是這裏,有老房子,有老父老母,有自己記憶中的印象,一直都在那裏,從來不會離開也不會抛棄的地方,這才是家。可如果離了這裏,他們又要去哪裏找一個屬于他們的家?

雖然說是有人在,就是家,他跟小妖現在年輕,還可以到處租房子住,他爸媽呢?這麽大年紀了也要跟他們一起奔波嗎?他們老了之後呢?

只是這拆遷怕是八九不離十了,不然父親也不會跟他講了,這是需要提前做打算的了。他跟小妖還好,怎麽都能适應得來,但是爸媽呢,都快60 的人了,離了家跟着他們一起漂泊能習慣嗎?

這些年因為胡宗佑長時間沒有回家,親戚朋友說什麽都有,好聽的不好聽,胡父胡母一開始還會争辯一下,時間久了也就當沒聽到一般了。但也這樣慢慢的跟親朋疏遠了。但就算這裏沒什麽親近的人了,老人也不願意離家得太久,這裏畢竟是他們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真要拆了,爸媽怎麽辦?

“小妖,你說以後是就在鎮上給爸媽買個房子,還是讓爸媽就跟着我們呢?”

“鎮上又沒有什麽相熟可以照應,還不如就跟着我們吧,反正你也是打算在垃圾站做久一點的,以後要照應也方便些。”

“我也是這樣想的,只是跟着我們,我怕爸媽不适應,他們畢竟沒在城裏住慣,又上了年紀,怕待不住。”

“是啊,到那裏找一個清閑的地方呢?”不光是為了爸媽,也算是為了他們自己。

“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反正我們一家人總是要在一起的。”

“嗯。”

兩人的談話就此告一段落,夜深了,兩人卻都沒什麽睡意。

原來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啊。

就在兩人快要入睡的時候,小妖突然想起了什麽,一下子坐了起來,看着一臉茫然的胡宗佑問道:“你說,孤兒院怎麽樣?”

胡宗佑稍微一想,也來了精神。“孤兒院是不錯,那裏夠偏僻,就算要發展也是走觀光旅游的路子,倒是個不錯的地方。只是……爸媽去那裏什麽都沒有,又能幹什麽呢?畢竟那是孤兒院不是養老院。”

“這個可再商量啊,我們可以先去打聽一下,如果确定了這邊要拆遷,肯定還是得讓爸媽先過去看看喜不喜歡,如果喜歡那個地方怎麽都能想到辦法的。上次就聽顧茗說那裏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了,我們到時候就給老人承包一小塊土地,讓他們也有個事做,也有點盼頭。再說那裏的房價也不高,我們多存幾年總能買得起的。實在不行,我去跟顧姨說讓爸媽過去幫忙照顧小孩,爸媽雖然年紀不小,但照顧孩子還是沒問題的,反正我們又不要工錢。而且我覺得爸媽應該會喜歡孩子的。”

“嗯,确實也可以,那我們找個時間去一下孤兒院?”

“好……不行……我明天就給顧茗打電話,讓他給我們先留意一下,最好就在孤兒院附近的……”

小妖第二天沒有打電話,而是回到城裏之後才給顧茗打了電話。畢竟什麽都還沒确定,所以暫時就先不跟老人講了,就算老人去看了之後不喜歡,他們也可以給自己留着,那裏畢竟也算是小妖和胡宗佑的另一個家。

顧茗這段時間正為着一件事發愁呢,正巧小妖的電話打過來,兩個人說了沒兩句就對上了,不得不說真是巧啊。

這幾年顧茗和小妖終于勸動了顧姨去醫院做了個檢查,都是些老年病,調養一番也沒什麽大礙。顧姨身子好了一些,就又想着做什麽了。顧姨是個心腸軟的人,因為在醫院看病期間見到了不少像她這般年紀的老人,有子女陪着的,倒還好,但大部分都是孤零零的一個或兩個。顧姨就想趁着自己還活着,還有點人脈,想開個養老院。就當是找幾個老夥計陪陪自己也好。

養老院準備就開在孤兒院旁邊,只是旁邊是個山頭,要用就只能整體承包下來。只是那麽大塊地方放着未免浪費,顧茗就想自己在山上種點什麽,反正院子的孩子多,做什麽都是一把好手。只是想起來簡單,關于種地這些事,孤兒院裏沒一個真正懂門道的。鎮子上倒是有老農,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田地要打理,誰有那麽多的精力來替他們看管。

顧茗正可惜那麽大塊地方放着荒廢了,可巧小妖打了電話過來。問了原委,知道胡父胡母都是種了一輩子地的人,當即就跟小妖承諾到,只要老人願意來,肯教他和孩子們種地,到時養老院蓋起來的之後,給他們留一座獨棟的小樓。獨棟小樓不是養老院,是顧姨的贊助商朋友投錢建的,挂的養老院的牌子卻是專門留給那些贊助方的。

小妖又跟胡宗佑兩人仔細商量了一番,趁着十一長假去了趟孤兒院,跟顧茗仔細商讨了具體細節,敲定了今年過年讓老人在孤兒院過年,就當是試住了。如果可行,來年也不用到處跑了,就在這裏安家了。

只是快到過年的時候,兩個人才想起來似乎兩人都抽不出多少時間來去接老人。正商量着兩個人要怎麽請假的時候,老人正好打了電話說,自己第二天就到。

老家拆遷成了定局,最近那裏搶建的強拆的鬧得厲害,老人不想去攙和,便早早的就跟他們商量着在外面過年了。他們也不要人送,自己買了票坐了車提前來了。

從車站接了老人,兩人也不直說要去孤兒院長住的話,只說過幾天一起去孤兒院看看。老人知道小妖是從孤兒院出來的,對那地方也挺好奇,也不多問,只讓他們兩人安排。

這幾年小妖來孤兒院的次數也不少了,應付暈車倒是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子,所以兩個老人下了車倒也還好,尤其是到了孤兒院,看到站在門口一排的孩子整整齊齊的喊着“爺爺奶奶好!”,老人臉上更是看不出一點疲色。上了年紀的沒有幾個是不喜歡孩子的,尤其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只不過他們也知道,胡宗佑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這會兒見到了這麽多孩子齊整整的喊自己爺爺奶奶,那高興勁自不一般。

胡宗佑和小妖也被這隆重的儀式給驚了一下,疑惑的看着顧茗。顧茗笑着說道:“那個,孤兒院裏的一個孩子剛上了高中,軍訓了幾天成了個小軍迷了,放假回來了就帶着這些孩子整天喊口號列隊走正步的,還挺是那麽一回事的。”

胡宗佑不能請太長時間的假,垃圾場要在年前清庫存好空出地方,畢竟垃圾站是沒有休息日的,雖然有輪班,但過年肯定是得放假的,所以必須把倉庫給清空了,一直到年前熄火都不能有存貨。胡宗佑待了一會兒,看老人狀态還不錯就先回去上班了,小妖也只陪着老人呆了一晚上,第二天也回城了。兩老看着小妖上了車,也沒說要跟着一起回去的話,孩子的心意他們懂的,這地方卻實很不錯。

二十九的胡宗佑就放了假,一起來到孤兒院的還有張老頭,胡宗佑跟父母說了會兒話看了下孤兒院年貨還差些什麽就又坐車回了城。小妖三十那天能有一天休息,他要去接小妖來過年。

這一年孤兒院裏格外熱鬧,孩子們有自己的吃的玩的,年輕人自己聚在一起鼓搗自己的樂子,幾個老頭老太坐着一起說說話唠唠嗑也熱鬧得很,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胡宗佑和小妖吃完飯後誰也沒找,兩個人把自己鎖在了房間裏,今年他們都在忙,能這樣聚着的時候真不多,所以格外珍惜。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是小年夜,今天也是小年夜,大家都有回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