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慘烈的戰場,老者一聲長嘆,對着城牆上朗聲說道:“老夫乃倉陽國神機侯車金冠,本侯數月前夜觀天象,貴國鬥星暗淡,諸星動搖,危宿斑駁,正應了你中平國大臣叛逆、饑荒遍野、王室不振。極盛必有極衰,天運如此,你等又何必苦苦支撐、枉死你國中年輕豪傑?”
他說話的聲音與剛才唱曲時的破鑼嗓音竟是完全不同,令人難以想象這個嗓音清越的老人如何能發出那般難聽的聲音。
尹動聽過星象一說,卻不甚懂,倒是老者的解釋讓他陷入沉思。
老者繼續說道:“我倉陽國連年豐收、國盛民昌、人才輩出,如今更是出了大司馬尚玄心這等人物,只要你們降我倉陽,必保你們國泰民安、人人富足。”
尹動沒有言語,直接用羽箭作答,一支羽箭“嗖”的向着老者面門射去。
老者呵呵一笑,一把抓住來箭,随手扔在地上,随後高聲道:“冥頑不靈的小家夥!本侯歷經三朝,見識過無數腥風血雨、興衰起落,早已看透世事。一切的繁華破敗,到死時還不是黃粱一夢!本侯愈老愈心軟,見不得血流成河、浮屍遍野,你等不聽我良言必會追悔莫及。”
尹動高聲道:“放箭!”城上密集的箭矢立時朝着老者射去,老者依舊笑呵呵的,雙手一抖,長袖仿佛吹氣般脹得溜圓,雙手一陣揮舞,一輪箭雨被擊得四處亂飛。
尹動見亂箭之下,老者毫發無傷,一聲怒吼:“大家夥兒加把勁,不要停,射死下面那個老東西!”
老者離城太近,要不尹動早拿守城弩射人了。
老者在下面聽見後氣樂了:“好你個小家夥,上天有好生之德,本侯好言勸你,體諒你等成長不易,你竟這般歹毒!”
尹動早已年過三十,今日裏被人稱作小家夥,心裏有些惱,但也知道老者的強大非己能抗,盤算着如何能夠讓其閉嘴。這老者字字珠玑,極富鼓動力,如果老在耳邊呱噪、動搖軍心的話那就麻煩了。
他想起總是跟在李紀淵身邊的兩名貼身侍衛,一個矮矮矬矬的漢子和一個魁梧的老者,兩人一直都是沉默寡言,但那份氣勢卻是隐藏不住,給人感覺十分強大。
尹動不是武林中人,沒聽說過平三牙和馬南的大名,但他一見老者的身手,便知道鎮庭關中唯有那兩人才能抗衡城下自稱神機侯車金冠的老者。
如果他們二人和這老者交手,不知誰強誰弱?
尹動收起弓箭,對着城下大聲說道:“車大爺,您老恐怕找錯了人商議這等大事,老子只是一名千夫長,我家将軍不在這裏,您先回去歇息去吧,過兩日等我家将軍過來,你們二位再議此事……”
老者呵呵笑道:“小家夥施這緩兵之計又有何益!你若降我,本侯保你後半生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并且成為這鎮庭關的大将軍。”
尹動忽覺背心一涼,扭頭看了一眼身後,一道陰沉的目光瞟來,但很快這陰沉的目光又化作平淡。
李宗澤遠遠看着牆垛後的尹動,心裏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老者從馬上躍起,兩個起落就立于城牆缺口處。久經沙場的尹動立刻明白他的意圖,高聲道:“倒火油!”
老者開始向上縱躍,每一次躍起剛好兩丈,等他躍到十丈高時,一桶火油當頭潑下。老者長袖一揮,火油濺了他一袖,腳下的支撐點沾上火油後有些打滑,他略一趔趄,幾支火箭已經近身。
老者大喝一聲,身體猛地一拔三丈之高,長袖的火油被火箭點燃,他全然不顧再次一躍跳上城頭。
守在缺口的王朝士卒被他長袖一掃,七八人慘叫着摔了下去。
老者解開長衫一把扔出,那長衫帶着烈火竟象巨石一般對着一側的數十名士卒撞去,引來驚呼聲一片。
老者內穿灰色短褂,露出幹瘦的雙臂,雙臂上殘留着一點黑灰,倒是看起來有些狼狽。他步入士卒中,張開雙手,每一次都抓住一人,随手扔下城去。
圍住他的士卒用長槍亂捅,偏偏每次都紮了個空。
尹動沒有動,他知道自己上去也不過是多支撐一會,最後仍會被扔下城牆。雖然在兩軍陣中可以如入無人之境般沖殺,但是一對一的武功之拼,他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
他彎弓搭箭瞄着如同鬼魅般移動的老者,忽覺如芒在背,微微一側臉,看見李紀淵陰沉着臉,在李宗澤和那兩名侍衛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見了李紀淵身旁的兩名強者,尹動松口氣,收起弓箭,對李紀淵行了一禮。
李紀淵冷冷的沖着尹動說道:“你去殺了他!”
尹動愣了愣,回道:“末将打不過他。”李紀淵道:“那眼下圍住這人厮殺的王朝将士就打得過他嗎?”尹動忽然出了一身冷汗,一時間不知如何應答。
他看了一眼李宗澤,後者似乎極為崇拜李紀淵,臉上的表情和李紀淵如出一轍。尹動心裏一陣冷笑,“老子救了你,卻被你咬了一口,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救你!”
他再次躬身行禮道:“末将無能,李宗澤大統領武功蓋世,先前倉陽軍攻入裂口時,幸得李大統領手舞銀槍,将來犯之敵盡皆屠滅,末将以為,只有李大統領才能擊敗這老家夥!”
李紀淵哼了一聲,一揮手,身後的那名魁梧老者躍向車金冠,正是裂風手馬南。馬南手裏的長劍疾刺車金冠的胸口,同時空着的左手下垂着暗運真力。
車金冠側身閃過,竟是一把抓住馬南持劍的右手,另一只手抓向其胸口,看來是打算将他也扔下城去。馬南的左手帶着虛影探出,掌緣切中對方抓向自己胸口的手。二人均是嘿了一聲,車金冠大手一擰竟又抓住馬南的左手,此時馬南的雙手都被他緊緊握住,只聽得車金冠吐氣發力,枯瘦的雙臂竟然将身材魁梧的馬南掄起來,一下砸倒四五名王朝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