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利薩,站在天空,背着陽光,掌管着數萬光劍。
無數的光劍密集的聚在一起連成一條只有三米寬但長度卻達到了數千米長的圓柱形,由于太過密集所以光劍與光劍間的距離最多不過五厘米,如此密集的光劍,一次沖擊,便可以輕易殺死尋常的混境高手了。
安倍利薩管這種攻擊叫做劍圈。
安倍利薩微微的向前蕩起手臂,劍圈就猶如離弦之箭,鬥轉星移,一息百米。沖向阿奇卡瓦隆。
阿奇卡瓦隆揮起觸手,擋在身前,劍圈撞在阿奇卡瓦隆的觸手上,頃刻之間排在靠前位置的光劍在撞在阿奇卡瓦隆的四條觸手是立馬破裂成了晶瑩的碎片。後一批亦是如此。
看起來阿奇卡瓦隆不會被劍圈擊敗了。
可,事實并非如此。
阿奇卡瓦隆血紅的巨大觸手經歷了一批又一批光劍的沖擊,漸漸的,被光劍打出了裂痕,但這只是個開始,無數的光劍猶如綿綿不斷的流水撞在岩石之上,滴水尚能穿石,更何況光劍。
阿奇卡瓦隆的觸手,不斷地發出“咔坷噼”的碎裂聲。
他那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血紅觸手的表面上早已布滿了一道一道鑲嵌在上面無法抹去的蛛網裂痕。
啪!
裂痕爆開了一層,也許這正是觸手破裂的前奏,所以,在第一聲響起之後,又有無數相同的聲音接連響起,阿奇卡瓦隆那血手上的裂縫散發出暗紅的光。
然後,就在之後的那一個瞬間。
血的觸手,破碎了,他們化成了一片片的紅色水晶
水晶,反射着日輝,那樣的美麗。
那時,時間就像是被放慢了無數倍,血的結晶,朝着四周散開,紛紛落下。
光的劍矢,失去了束博,肆無忌憚的畫着硬朗的線條,筆直的刺向阿奇卡瓦隆暴露在外毫無防備的身軀。
然而,阿奇卡瓦隆的身上忽然閃出一絲金光,澎湃的源靈力從他的皮膚爆射沖出。震碎了下一層光劍,然後,阿奇卡瓦隆的身體,就猶如失去了浮在空中的力量,朝着地面墜落,安倍利薩看着朝地面撤去的阿奇卡瓦隆,嘴中輕哼一聲,回轉雙臂,掌駕萬劍,腳踏七星,追向阿奇卡瓦隆。
阿奇卡瓦隆看向天空之中的安倍利薩,再次換出四條觸手,無數的源靈炮凝聚在阿奇卡瓦隆的四周,朝着蒼穹之上,蒼茫肅殺的萬把光劍射去。
光劍與源靈炮相撞在一起,發出巨大的爆炸聲,卷起了滾滾黑色濃霧。
濃霧遮擋住了安倍利薩的大部分視線,阿奇卡瓦隆趁着安倍利薩無法鎖定目标的空隙,極速回轉身形,朝着正在攢集着源靈的諾亞沖去。
阿奇卡瓦隆感受得到,諾亞所攢集的源靈越來越強,如果這樣下去,自己早晚會被諾亞所積攢的源靈沖擊殺死。
然而,作為擅長控制源靈的安倍利薩對源靈的感應比諾亞更加的敏感,站在迷霧前,他的臉上露出了嘲諷的笑,揮舞着手臂,那萬劍猶如他手中的玩具,任由他的擺布,光劍形成無數的劍圈,沖向對此一無所知的阿奇卡瓦隆。
忽然,阿奇卡瓦隆感到自己的神經就像是被冰冷的尖刺觸動了,他回首望向長空,映入他眼簾的并非是陰郁的長空,在他瞳孔之中有的只是,撲面而來的劍圈。
阿奇卡瓦隆的大腦中用來思考的神經出現了短暫的停頓,然後,瞳孔微縮的他揮出觸手擊碎了第一層劍圈。
這次的劍圈遠沒有之前的劍圈強大,因此阿奇卡瓦隆并不會失去觸手但是,換來的的就是劍圈的數量。
事實上,安倍利薩并非不想要使用強大的劍圈,但越是強大的劍圈就會産生更加大量消耗,安倍利薩的深知自己的任務是拖住阿奇卡瓦隆,因此他使出的招數都是托人,消耗時間,但實際上威力并不大的攻擊。
阿奇卡瓦隆一邊抵擋着漫天飛舞的劍圈,一邊用餘處的氣力在縫隙間攻擊安倍利薩,他看得出來,安倍利薩雖然掌控者萬千光劍,但自身确實分弱小,只有區區幾十萬的源靈強度做支持。
以幾十萬的源靈強度來支持的安倍利薩如果正面應機阿奇卡瓦隆的話。絕對會連一毫秒都撐不了。
因此,阿奇卡瓦隆只要有一擊打中安倍利薩都會将安倍利薩重傷從而失去戰鬥力。
前提是,打中了。
安倍利薩的身前,萬千的光劍構成了一層堅固的屏障,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擋住了阿奇卡瓦隆發出的一切攻擊。
阿奇卡瓦隆看着站在天空傲然而立的安倍利薩,緊咬雙牙。
雨水滴在他的身上,四周的陰沉,被光劍驅逐。
“懦弱的家夥,只要一口氣沖過去你就嚣張不了了!”
就像是應付着想法,阿奇卡瓦隆付出了行動。
阿奇卡瓦隆堅實有力的雙腿如蓄力彈簧一般,緩緩的以膝蓋為軸向下彎曲,他身體的四周,浩如煙海的劍圈回旋着,朝着他沖去。
忽然,天空之之中的安倍利薩內心感到一絲令人心寒的不安,他疑惑的看着濕潤的地面上,正用着看上去陰狠惡毒的血色雙眸,淡然的緊盯着自己雙眼的阿奇卡瓦隆。突然間,阿奇卡瓦隆的身體猶如被擠壓到極致彈簧,突然失去讓它收緊的壓力,彈飛而起。
那一刻。
因為力量。
大地被掀翻,四周,泥土碎裂。
鮮草不見,潮濕的泥土高高的飛起。
阿奇卡瓦隆不再高飛的泥土下。
他在高空。
他就像箭矢,毫無技術,蠻橫粗暴的在劍雨中穿梭。
穿破鋪天蓋地的劍圈,撞碎阻攔他的一切,破勢如竹。
就在他看似突破了一切,看似要勝利時。看似就将要沖擊到安倍利薩的眼前時。
那一幕,出現在了阿奇卡瓦隆的瞳孔中。
背對天空,安倍利薩,嘴角正在,上揚。
***
***
***
諾亞呢喃自語,當時,沒人聽到他說了什麽。
“瑪奇魯,別死!”
塞沙加尼拉,後來憑着當時對諾亞口形的印象這樣在諾亞的傳記上用淺墨色的羽毛筆寫到。